偶出国南门,秋风动吴沼。
佳人隔扶桑,日出方杲杲。
照见玉雪肤,德音日三澡。
飘飘白霞裾,覆以青桂葆。
南北不可忘,星辰隔昏晓。
彼媸不自陋,铅华以为巧。
岂不伤迟暮,那复事妍好。
夜理机上丝,千端萦积抱。
达旦始成章,一寄万里道。
偶出国南门,秋风动吴沼。
佳人隔扶桑,日出方杲杲。
照见玉雪肤,德音日三澡。
飘飘白霞裾,覆以青桂葆。
南北不可忘,星辰隔昏晓。
彼媸不自陋,铅华以为巧。
岂不伤迟暮,那复事妍好。
夜理机上丝,千端萦积抱。
达旦始成章,一寄万里道。
此诗《寄杨名父先生》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偶出国南门,秋风动吴沼”描绘了女子在秋天的一个偶然时刻,离开了国都的南门,来到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水边。这一场景既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某种离别或期待之情。
接着,“佳人隔扶桑,日出方杲杲”将女子比作遥远的佳人,被扶桑(古代指日本)所隔,而太阳初升时的明亮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同时也隐含了女子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
“照见玉雪肤,德音日三澡”一句,通过比喻,赞美了女子如玉般洁白的肌肤和高尚的品德,每日三次的沐浴象征着她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维护。
“飘飘白霞裾,覆以青桂葆”描绘了女子穿着飘逸的白霞裙,头戴青桂花冠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她的美丽,也寓意着高洁与清雅。
“南北不可忘,星辰隔昏晓”表达了女子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友谊如同星辰一般,无论昼夜,都不可磨灭。
“彼媸不自陋,铅华以为巧”则揭示了女子对于外表的淡然态度,她认为真正的美不应仅停留在外在的装饰上,而应是内在的美德与智慧。
“岂不伤迟暮,那复事妍好”表达了女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同时她也意识到,真正的美好不应局限于外在的装扮,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成长。
最后,“夜理机上丝,千端萦积抱。达旦始成章,一寄万里道”描绘了女子夜晚纺织的情景,通过编织衣物来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终在黎明前完成作品,以此表达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女子对友情的珍视、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梅英飘雪,弱柳弄新绿。
泠泠画桥流水,风静波如縠。
长记扁舟共载,偶近旗亭宿。渺云横玉。
鸳鸯枕上,听彻新翻数般曲。
此际魂清梦冷,绣被香芬馥。
因念多感情怀,触处伤心目。
自是今宵独寐,怎不添愁蹙。如今心足。
风前月下,赖有斯人慰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