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似文犀感月华。寸根移种自仙家。
春兰秋菊浪矜夸。
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
此时风月独输他。
木似文犀感月华。寸根移种自仙家。
春兰秋菊浪矜夸。
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
此时风月独输他。
这首宋词以"木似文犀感月华"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木犀(即桂花)在月光下如文犀般温润,仿佛受到月华的滋养。接下来的"寸根移种自仙家",暗示了这株木犀的不凡来历,可能来自仙境,增添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
"春兰秋菊浪矜夸"一句,将木犀与常见的兰花和菊花相比,表达出木犀虽不在春夏百花争艳时炫耀,却在秋夜独自散发幽香的独特魅力。"玉露初零秋夜永"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与漫长,而木犀的香气穿透小窗纱,直入人心,展现出其清雅脱俗的韵味。
最后,诗人以"此时风月独输他"作结,强调了木犀在静谧秋夜中风月之韵的胜出,表达了对木犀的赞赏和喜爱。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木犀的高洁气质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欣赏。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亭以醒心名,心与亭何与。
物各有感通,此理贵深喻。
岘山峙丰碑,见者皆堕泪。
推类尽其馀,庶表名亭义。
我昨发莆阳,春光正明媚。
肩舆撼顿间,思虑杂劳勚。
行行复行行,至此若沾醉。
振衣蹑斯亭,四顾足清致。
芳树布繁阴,晴山荐空翠。
时有幽禽来,且无俗驾至。
物我方两忘,情景亦相会。
天君始泰然,万境绝纤翳。
后乐与先忧,虚灵良不昧。
揭扁端在兹,夫岂无所试。
尚期知我者,他时来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