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九十己一旬,元宵三五刚二八。
不见灯市车遥遥,止闻霪霖泥滑滑。
多金总不羡苏生,避地硕言从季札。
入山未得喜寻僧,祗有身心奉尘刹。
春光九十己一旬,元宵三五刚二八。
不见灯市车遥遥,止闻霪霖泥滑滑。
多金总不羡苏生,避地硕言从季札。
入山未得喜寻僧,祗有身心奉尘刹。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作者彭孙贻在正月四日所感受到的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首句“春光九十己一旬”点明春天已过了一段时间,接着“元宵三五刚二八”则以元宵节的时间来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通过“不见灯市车遥遥,止闻霪霖泥滑滑”,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春雨绵绵、道路泥泞的景象,与热闹的元宵节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多金总不羡苏生,避地硕言从季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古代君子避世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引用了苏生(苏秦)和季札(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的故事,苏生曾游说各国,但最终归隐;季札则以礼让著称,即使在死后仍能保持其高尚品德。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既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又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束缚。
最后,“入山未得喜寻僧,祗有身心奉尘刹”表达了诗人未能如愿遁入山林,与僧侣为伴的遗憾,只能将身心奉献给世间万物,寄希望于自然与佛法的指引。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高真留妙诀,达士济群迷。
心清行洁,天人凡圣尽皈依。
不在搬精运气,不在飞罡蹑斗,心乱转狐疑。
但要除邪妄,心地合神祗。
悟真空,离世网,绝关机。
养吾浩气,驱雷役电震天威。
混合百神归一,一念通天彻地,方始了无为。
叱咤生风雨,玩世挟明时。
闲里工夫,无中妙用,切休拟议参详。
龙降虎伏,真土自中黄。
行动起居寝食,随缘度、莫动真阳。
归根处,神凝脉住,玉界发天光。
风高,鹏翼远,水深舟运,物理昭彰。
但明心是道,专役天罡。
信口呼神招鬼,和暘谷、不是颠狂。
痴迷者,风霆在手,应用反乖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