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匣中琴》
《匣中琴》全文
唐 / 于武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0)
注释
世人:指社会上的大多数人。
正心:正直、纯正的心。
虫网:蜘蛛网,这里比喻被忽视和遗弃。
匣中琴:放置在盒子里的琴,比喻有价值的事物未被赏识。
经时废:长时间被废弃不用。
娱耳音:使人耳朵愉悦的声音,这里指琴音本该受人喜爱。
高韵:高雅的音韵,指琴音的高雅品质。
隙尘深:缝隙中的尘埃积得很深,形容被遗忘很久。
南风曲:古代诗歌中常用来形容温和、古典的音乐。
不合今:不符合现代的口味或风格。
翻译
世人大多心不正直,好比精美之琴被虫网覆盖闲置匣中。
为何这么久被遗忘荒废,并非因为它发不出悦耳的声音。
只能让它那高雅的音韵留存,又有谁能感伤那缝隙中的尘埃之深。
它本应演奏出如同南风般的古曲,却遗憾地与当今的旋律格格不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一把琴被囚禁在匣中,宛如世人失去了正直的心志,被各种纷扰所束缚。诗人提问,这琴为何长久不再弹奏,是不是因为它的声音已经无法令人快乐?但这琴仍旧保持着高雅的韵味,却鲜有人能够感受到它深邃的情感。这一切都像是在演奏一曲南风之曲,每一个音符都与现实中的和谐不再相符合。

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当世浮华、失去真挚情感的哀叹。琴,作为传统文化中表达高雅情操的象征,在这里成为了内心世界被尘封的隐喻。而"非为娱耳音"一句,更是暗示了诗人对当世浮夸之音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琴的沉默和尘封,抒发了诗人对内心世界被侵蚀、真挚情感失落的忧虑。

作者介绍
于武陵

于武陵
朝代:唐   籍贯:会昌时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猜你喜欢

和郑有功次范元长韵

凭陵风雪不相贷,逋客向来生事寒。

京国回头九关隔,江湖吊影一身单。

著鞭意气初非浅,唾手功名不作难。

老矣收心定何许,莼鲈聊馔腐儒餐。

(0)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其一

白衣挈榼踵吾门,颇说双泉更有兄。

洗盏为君开醉色,不知人世有王闳。

(0)

次韵沈公雅相庆·其一

沈子膏粱胄,从余一草庐。

几年同寂寞,此日更勤渠。

师范宗韩孟,源流接谊舒。

艰难思报国,犹未厕朝裾。

(0)

和司录行县道中偶风雨有感之作六首·其一

叶底莺初啭,枝头蝶渐稀。

雨馀怜草长,风定恐花飞。

迟暮歌终寠,淹留叹式微。

更堪西去雁,声逐晚云归。

(0)

颂古五首·其二

谛观五百生前事,不昧何如不落亲。

因果历然殊可怕,人人尽道野狐精。

(0)

寄李商老

渌涨西河可纵篙,春光无信费诗招。

香烟缭绕重城静,月影攲斜半夜潮。

好鸟似闻昆弟语,垂杨初放女儿腰。

无人与语当时事,兴尽江南大小乔。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