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野郊居见寄·其二》
《和子野郊居见寄·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论心握手到忘形,性癖耽诗各瘦生。

美酒三升差可恋,良田二顷不如耕。

溪晴正熟眠鸥梦,门静那惊吠犬声。

泉石烟霞能自乐,弃予高举得无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和子野郊居见寄(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自在、忘却世俗纷争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论心握手到忘形”这句表明诗人希望达到一种超脱物我,忘记个人的形骸状态,只与内心交流的情景。“性癖耽诗各瘦生”则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天性和文学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如同病态一般深入骨髓。

“美酒三升差可恋,良田二顷不如耕”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便是美好的东西,如美酒,也不过是偶尔的享受;而对于良田,即使拥有广阔的土地也并不如亲自耕耘。

“溪晴正熟眠鸥梦,门静那惊吠犬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在阳光明媚的小溪边上,诗人沉浸在一场安详的午睡之中,即使是小狗偶尔的吠叫声也不会打扰这份宁静。

“泉石烟霞能自乐,弃予高举得无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喜爱,以及面对世间冷漠时仍能保持内心平和的态度。这里的“弃予”指的是世人对自己的遗弃,“高举”则是比喻超然物外,“得无情”意味着即便是被世界所抛弃,诗人也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自然带来的乐趣而不为世俗所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赠匡庐山人

道人欲筑希夷室,自向身中炼火丹。

何日朝元游绛阙,九霄回首月华寒。

(0)

梅花百咏·其四隔帘梅

玉堂咫尺有神仙,翠箔笼春信不传。

日暮相思云树杳,一泓秋水月娟娟。

(0)

梅花百咏·其三杖头梅

短筇挑酒过西湖,折得冰梢傍玉壶。

日暮醉归山路险,风流直待倩人扶。

(0)

题龛岩十咏·其二试剑石

来访书岩有异踪,镆铘剖石试霜锋。

石悬形带青蛇色,怪欲乘风化作龙。

(0)

旌德县李氏别业

山灵满意欲留客,玉作鸣泉松作石。

半空亭榭为余开,一日云烟尽相识。

南风挟秋吹画栏,六月小山生暮寒。

野夫平生解高卧,问君试借青琅玕。

(0)

石镜精舍

时暇陟林阜,聊访尘外迹。

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