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闻边报》
《江上闻边报》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江上波涛起暮潮,潮平烟树静萧萧。

帆开落日横孤鹜,雨宿荒村断石桥。

烽火经年愁戍虏,羽书何日报平辽。

相看浊酒频蒿目,休道桐丝重汉朝。

(0)
鉴赏

这首《江上闻边报》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江景图,同时融入了对边疆战事的深切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首联“江上波涛起暮潮,潮平烟树静萧萧”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傍晚时分江面波涛汹涌,潮水渐平后,烟雾缭绕的树木显得格外宁静,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帆开落日横孤鹜,雨宿荒村断石桥”进一步展开画面,夕阳下,船只破浪前行,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天空中飞翔,而远处荒村中的石桥被雨水打湿,显得格外荒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了人生的漂泊与世事的艰难。

颈联“烽火经年愁戍虏,羽书何日报平辽”直接点明了边疆的战事,烽火连年不息,让人心生忧愁,担心边防战士的安危。同时,表达了对早日平定边疆、带来和平的强烈期盼。

尾联“相看浊酒频蒿目,休道桐丝重汉朝”则转向了人的情感层面。面对如此多难的现实,人们只能借酒浇愁,目光却充满了无奈和忧虑。最后一句“休道桐丝重汉朝”,或许是在感慨历史的轮回,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忘记过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深深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题赠南台山院主吉大师

三纪修行箬笠僧,布衣褴褛发鬅鬙。

邑人与卜幽栖处,象法能通最上乘。

常宿灵嵓敲玉磬,旋营精刹布金绳。

江西望镇称台岭,使者重来喜共登。

(0)

金竹峰

重重岩崿插晴空,云际丛开菡萏峰。

疑是葛仙归洞府,移将江上九芙蓉。

(0)

寄关彦长

黄金斗印未垂腰,绕舍湖山弄翠涛。

饥凤羽毛寒不铩,卧龙头角老方高。

樽前襟抱生平尽,醉里文章气格豪。

休论升沉向衰俗,功名到底属吾曹。

(0)

寄题峡州宜都县古亭

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

安得古人似明月,长来此地对金樽。

(0)

水浅舟滞解闷十绝·其六

稚子持竿坐芳草,鱼儿跋尾出浮萍。

会稽巨犗沈犹脱,沧海骊龙睡不醒。

(0)

湘妃怨

黄埃游辇毂,翳日冷旌旗。

龙去攀髯远,鸾孤对影微。

魂沉江缥渺,泪染竹依稀。

枯树空千载,寒松已十围。

芦花深月色,燐火剧萤飞。

横笛潇湘暮,哀猿何处归。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