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
《苦雨》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古风

阴云藏雨来,风吼如海潮。

乖龙喜当路,下雨连三霄。

平河忽瀰漫,不见城东桥。

蛰者灌其穴,飞者飘其巢。

惟有鱼与鳖,得势饶腥臊。

虽闻雷霆震,若有鬼神号。

禾丰不得敛,穗湿依生苗。

农家堵户叹,始觉虚勤劳。

乖龙莫之悟,自谓膏泽饶。

始知旱魃虐,未得如雨妖。

(0)
鉴赏

这首诗《苦雨》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描绘了长时间连续降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诗中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比喻,展现了雨水对大地万物的影响。

首句“阴云藏雨来,风吼如海潮”,以阴沉的云层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雨,风声如同大海的怒吼,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接着,“乖龙喜当路,下雨连三霄”描述了雨水倾盆而下的情景,仿佛是龙在大地上欢快地跳跃,连续下了好几天。

“平河忽瀰漫,不见城东桥”描绘了河水暴涨,淹没道路,甚至看不见远处的桥梁,形象地展示了洪水泛滥的景象。接着,“蛰者灌其穴,飞者飘其巢”通过昆虫和鸟儿的遭遇,进一步强调了暴雨对自然界的影响。

“惟有鱼与鳖,得势饶腥臊”则指出在这场灾难中,只有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能够暂时获得生存的机会,但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因此变得恶劣。随后,“虽闻雷霆震,若有鬼神号”通过雷鸣和鬼神般的呼号,再次强调了这场暴雨的恐怖和破坏力。

“禾丰不得敛,穗湿依生苗”描述了农田中的庄稼因雨水过多而无法收割,穗子被水浸泡,生长受到影响。最后,“农家堵户叹,始觉虚勤劳”表达了农民们面对这场灾难时的无奈和辛劳的徒劳感,他们辛勤耕作却因天灾而收成无望。

“乖龙莫之悟,自谓膏泽饶”讽刺了那些自以为带来雨水的“乖龙”,实际上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始知旱魃虐,未得如雨妖”则点明了真正的祸害并非雨水,而是干旱,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真正原因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无力和无奈。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和二兄书事三首·其一

年少看书耻未多,壮心今岁沛中歌。

带江黄帜有蹻蹠,举国白头无绛何。

为我忠谋能有几,匪人阿比敢言他。

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

(0)

光禄朱卿挽词·其八

沧海梦悠悠,关河壮气收。

魂归伤委蜕,壑迥失虚舟。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

可堪频怅望,松梓繄新丘。

(0)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酂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其五

云外泉声度碧林,浏萦累带作清深。

吾缨已分令尘染,欲借寒光去洗心。

(0)

绿鸭亭

澄波奫沦鸭头绿,秋水清于春水明。

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

(0)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九

诗翁诗思与春争,落笔风雷纸上生。

雪棘满颐心尚壮,君看岩电射人明。

(0)

句·其一

春风亭上问秋风。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