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酂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其五》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酂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其五》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云外泉声度碧林,浏萦累带作清深。

吾缨已分令尘染,欲借寒光去洗心。

(0)
翻译
泉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穿越绿色的树林,清澈深远。
我的心已被世俗所染,想要借这寒光洗净心灵。
注释
云外:远处。
泉声:泉水的声音。
度:穿过。
碧林:绿色的树林。
浏萦累带:流水曲折回环。
作:使。
清深:清澈深远。
吾缨:我的官帽带子,这里比喻我的心志。
已分:已经注定。
令:让。
尘染:被世俗污染。
欲借:想要借。
寒光:清冷的光芒,可能指月光或泉水的反射。
去洗心:洗涤心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清洁渴望。"云外泉声度碧林"一句,描绘出泉水从云雾缥缈中流过,穿越着翠绿的森林,声音清脆而又柔和,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浏萦累带作清深"则是对前句意境的扩展和加深,泉水如同丝带一般,层层叠叠,汇聚成一片清澈见底的深邃。这里的"清深"不仅形容了泉水,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深远与纯净。

然而,在这宁静美好的自然界中,诗人却感慨万千,表达出对自己内心污垢的自知之明和改过自新的决心。"吾缨已分令尘染"一句,"缨"指的是古代官帽上的系带,这里比喻为诗人的品行或精神状态,而"已分"则暗示了这种状态已经出现了裂痕,"令尘染"则是说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

最后的"欲借寒光去洗心"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冷清的月光来净化自己的内心。这里的"寒光"通常指的是明亮而又带有凉意的月光,象征着纯洁和冷静。诗人希望借助这种自然之光,洗涤掉心中的污秽,恢复到一种原始的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自我净化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咏怀·其二十七

凤弹有公田,高低麦与谷。

雨旸失天时,荒秽走群鹿。

家园二顷馀,子母暗相黩。

坚好尽锱铢,追呼益穷蹙。

卑官类逋窜,徇此五年禄。

黄齑一百瓮,素餐仍碌碌。

栈栈荆棘中,悲风吟古屋。

(0)

咏怀·其十

大鹏徙南海,瞬息须往还。

惟大乃行速,日月如投环。

六月旷程期,何以枋榆间。

贤者经世务,养翮辞故山。

慷慨以驱驰,仗策叩天关。

事一切必万,中路就险艰。

善哉于忽操,一鼓再三弹。

(0)

感物候

客久澹无欲,无鹊非所望。

断我近音信,无雁成两伤。

燕骄不肯蛰,仲冬来草堂。

菊以玉为蕊,榴如琴有房。

傍帷鸣蝘蜓,依户守蛈蟷。

宵深一叶堕,十月天微凉。

寄言闺中子,毋念我衣裳。

(0)

大武观落日·其一

落日海西界,一轮当我门。

安知大武郡,见此好黄昏!

(0)

病后书怀寄筱岫

病馀秋气总阴森,一卷庄、骚苦竹林。

海日斜时潮水阔,山风起处瘴云深。

偶从甘蔗逢佳境,忽见芭蕉赋卷心。

消受短檠人静后,守宫轧轧草虫吟。

(0)

芭蕉一绝

绩丝成葛薄如云,裁作鸾笺学右军。

若使卷心无逸翠,不教脩竹有弹文。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