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澹无欲,无鹊非所望。
断我近音信,无雁成两伤。
燕骄不肯蛰,仲冬来草堂。
菊以玉为蕊,榴如琴有房。
傍帷鸣蝘蜓,依户守蛈蟷。
宵深一叶堕,十月天微凉。
寄言闺中子,毋念我衣裳。
客久澹无欲,无鹊非所望。
断我近音信,无雁成两伤。
燕骄不肯蛰,仲冬来草堂。
菊以玉为蕊,榴如琴有房。
傍帷鸣蝘蜓,依户守蛈蟷。
宵深一叶堕,十月天微凉。
寄言闺中子,毋念我衣裳。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感物候》描绘了诗人久居他乡,内心淡泊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客久澹无欲”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心境平静,没有过多的欲望。接下来的“无鹊非所望”暗示了没有喜鹊报喜,意味着没有来自家乡的好消息,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
“断我近音信,无雁成两伤”直接表达了与亲人音信断绝的痛苦,连大雁也不能传递消息,诗人和家人因此都感到心痛。“燕骄不肯蛰,仲冬来草堂”写出了冬天燕子依然活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后两句通过菊花和石榴的形象,寓言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保持着高洁之志。
“傍帷鸣蝘蜓,依户守蛈蟷”描绘了屋内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也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孤寂。夜深时分,“一叶堕”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带来微凉的天气,诗人借此表达对远方亲人的关怀。
最后两句“寄言闺中子,毋念我衣裳”直接向家中的女子传达情感,让她不必担心自己的衣食,而是要宽慰自己,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和对自身境遇的淡然。
整首诗以物候变化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
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
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
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
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
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飙车飞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
砉然长啸,天风澒洞,云涛无际。
我欲乘桴,从兹浮海,约任公子。
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
银钩铁画,龙拿凤翥,留人间世。
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
到而今,幸有高亭遗爱,寓甘棠意。
琐窗睡起,闲伫立、海棠花影。
记翠楫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
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
应蝶粉半销,鸦云斜坠,暗尘侵镜。还省。
香痕碧唾,春衫都凝。
悄一似荼,玉肌翠帔,消得东风唤醒。
青杏单衣,杨花小扇,闲却晚春风景。
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