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安居结制,灵岩结制安居。
虽是一般规矩,于中大有差殊。赵州东壁挂葫芦。
诸方安居结制,灵岩结制安居。
虽是一般规矩,于中大有差殊。赵州东壁挂葫芦。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所作的偈颂,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独特见解。"诸方安居结制,灵岩结制安居",安居是佛教僧侣在特定季节里集中修行的生活方式,"诸方"和"灵岩"分别指的是各地和特定的修行地点。这里强调了即使各地的修行规矩相似,但灵岩的安居可能有其特殊的内涵或氛围。
"虽是一般规矩,于中大有差殊",这句话揭示了即使是普遍的修行规则,不同地方和个人也能从中体验到独特的修行价值和差异,暗示着修行的灵活性和个体性。
最后以"赵州东壁挂葫芦"作结,这句可能是引用赵州禅师(从谂禅师)的故事,他以挂在墙壁上的葫芦象征空无一物的禅境,寓意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深刻的佛法。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修行生活深邃的理解和对禅宗智慧的追求。
匆匆沙际春归,草如绶带交加翠。
白云缥缈,四年相望,季鹰归未。
拘束微官,踉跄俗状,较人间气。
想颠鸾倒凤,天公不管,谁会□,空中意。
自要看时拨置。问谁家、小栏堪倚。
云间公子,为谁邀致,愁怀一洗。
红玉擎杯,朱弦理调,偶然成醉。
又门前俗事,催人上马,不堪凝睇。
人道花开春烂熳,花残春便无情。
小园独自绕花行。是非何日定,洗耳听江声。
勺药牡丹俱不见,风枝犹有残英。
阶前绿叶已成阴。所期犹未至,何日倒吾瓶。
一天清翠,混阳和微密,寂寥无物。
致静颐心开上窍,通化灵明虚谷。
育养元神,真人出现,放旷无拘束。
皇天道父,赐余无限清福。
天心正法盟威,紫虚道德,上品三乘箓。
金简玄科封慧剑,心印清光无欲。
己病先除,心邪摄正,百怪皆潜伏。
不繁法信,自然披褐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