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竹墙头半粉青,盆池荷小欠浮萍。
虚檐槐影日亭午,醉倚栏干莺唤醒。
疏竹墙头半粉青,盆池荷小欠浮萍。
虚檐槐影日亭午,醉倚栏干莺唤醒。
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午后的闲适景象。首句"疏竹墙头半粉青",以疏落的竹子和淡雅的青色墙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盆池荷小欠浮萍"进一步点明了诗人身处的景致,荷花虽小但生机盎然,只是池中缺少了浮萍增添几分生动。
"虚檐槐影日亭午",诗人坐在檐下,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显示出时间已至正午。"亭午"二字,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静谧心境。
最后,"醉倚栏干莺唤醒"以轻松的笔调收尾,诗人微醺之际,倚着栏杆小憩,却被莺鸟的鸣叫唤醒。这一细节富有生活情趣,透露出诗人对当下时光的享受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午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惬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闲适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吟发萧萧。
正古槎秋入,河汉银涛。
红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箫。
晋时言语,问何人、还肯逍遥。
知几度、落花啼鸟,乡歌犹在儿曹。
游帷旧时明月,照满庭空翠,剪剪春梢。
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宫袍。
江湖近日,说神仙、多在渔樵。
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枫阴落重霄。
一规古蟾魄。
瞥过宣和几春色。
知那个、柳松花怯。
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龙章凤刻。
是如何、儿女消得。
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
古今难别。
幸相从、蓟门仙客。
萧然林下秋叶。
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倾国。
赢得痴铜旧画。
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
山围宽碧,月十分圆满,十分春暮。
匹似涌金门外看,添得绿阴佳树。
野阔星垂,天高云敛,不受红尘污。
徘徊水影,闲中自有佳处。
乘兴著我扁舟,山阴夜色,渺渺流光溯。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风飞去。
世事浮沈,人生圆缺,得似烟波趣。
兴怀赤壁,大江千古东注。
乱红飞雨。
怅春心一似,腾腾闷暑。
密绾柔情,暗传芳意,人在垂杨深宇。
晓雪一帘幽梦,半点檀心知否。
春不管,想粉香凝泪,翠颦含趣。
谁念芳径小,新绿戋戋,问讯今何许。
玉冷钗头,罗宽带眼,缥缈青鸾难遇。
望断碧云深处,倚遍画阑将暮。
空惆怅,更江头桃叶,溜横波渡。
晚云归,小楼又作阴凉。
霎儿间,恨桐招雨,西风叶叶商量。
醒时心、又还南浦,愁边句、多在夕阳。
菱碗笼青,莲瓶拖艳,旋倾花水咽茶香。
怨蛩有、许多言语,说动软心肠。
夜沈沈,几条凉月,界破晴窗。
共绣帘吹絮未久,却孤剑水云乡。
自家书、未能成字,邻家笛、且莫吹商。
好梦偏悭,闲情未了,隔墙又唱秋娘。
帕绡衣、旧时香折,戏封做书囊。
鸳鸯字,见时千万,绣一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