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二兄书事三首·其一》
《和二兄书事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年少看书耻未多,壮心今岁沛中歌。

带江黄帜有蹻蹠,举国白头无绛何。

为我忠谋能有几,匪人阿比敢言他。

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

(0)
注释
年少:年轻的时候。
耻:感到羞愧。
沛中:沛县,这里指代某个具体地点或情境。
带江黄帜:江边飘扬的黄色旗帜。
蹻蹠:比喻坚持到底的人。
举国:全国上下。
白头:形容人的年纪大。
绛:红色,象征希望。
忠谋:忠诚的计策。
匪人:非亲非故的人。
阿比:亲近的人。
荆葛藤萝:比喻艰难困苦。
新凉:初秋的凉意。
取次过:匆匆度过。
翻译
年轻时读书太少感到羞愧,今年壮志在沛中高歌。
江边飘扬着黄色旗帜,但只有少数人能坚持到底,全国上下白发苍苍,谁能带来红色的希望呢?
有多少人能为我献出忠诚的计策?非亲非故的人,又有谁敢直言不讳?
我攀爬荆棘藤蔓,只为接近真理,即使秋天的凉意匆匆而过,我也要勇敢面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忠诚的态度。开篇"年少看书耻未多"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并没有广泛地阅读过书籍,但现在已经到了壮年的他,内心充满了激昂的抱负和志向,用"今岁沛中歌"来形象地描绘这种精神状态。

接着的"带江黄帜有蹻蹠"和"举国白头无绛何"两句,则是通过对军旗在江边飘扬和老人头发皆为白色,无法再用丝线来束缚(比喻年岁已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以及国家的担忧。

"为我忠谋能有几,匪人阿比敢言他。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这两句,诗人表明自己愿意为国家出谋划策,尽管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仍然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用手攀着荆棘、藤萝来比喻自己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存之道,并且能够从中寻找到新鲜和清凉,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时事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壮志和忠诚,以及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0)

题故人所居

与君昔离别,星岁为三周。

今日觏颜色,苍然双鬓秋。

茅居枕河浒,耕凿傍山丘。

往往登憩径,时时或饭牛。

一身尚栖屑,庶身安无忧?

相见未言语,唏吁先泪流。

(0)

唐大飨拜洛乐章.禋和

百礼崇容,千官肃事。灵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咸周,威仪毕备。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0)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

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0)

春日极饮诗

槛前闻鸟啭,园里对花开。

就中言不醉,红袖捧金杯。

(0)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十

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

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