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
《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全文
唐 / 含曦   形式: 古风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tóngjiàn访fǎng
táng / hán

cháng寿shòushígōngshǒushī

jīngtūnhǎishuǐjìnchūshānzhī
hǎishénzhīguìzhījià

liúxiàngrénjiānguāngzhào

翻译
在长寿寺的石壁上,卢公题写了一首诗。
渴望阅读时便不觉得口渴,饥饿时读它便不感觉饿。
好像巨鲸吞尽了海水,显露出珊瑚的枝丫。
海神知道它的珍贵却无法估价,只好留在人间照亮夜晚。
注释
长寿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石壁:寺庙墙上坚硬的石头表面。
卢公:一位名叫卢的诗人或高僧。
一首诗:一篇诗歌作品。
渴读:因渴望知识而阅读。
不渴:不再感到口渴。
饥读:在饥饿时阅读。
不饥:不再感到饥饿。
鲸吞:比喻大量吞噬或消耗。
海水尽:海水被完全消耗殆尽的夸张说法。
珊瑚枝:这里比喻诗歌中的精华部分,如同珊瑚般珍贵。
海神:海洋之神,神话中的存在。
贵:珍贵。
不知价:无法估量的价值。
留向人间:留在人世间。
光照夜:比喻诗歌像光一样照亮黑暗,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含曦所作,名为《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诗中通过对长寿寺石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阅读书籍的心灵满足与精神享受,以及他对知识、智慧和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这两句表达了通过阅读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即使在生理上有饥饿感受,也会因为心灵的充实而暂时忘却这些物质需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赞美了书籍的力量。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这两句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书中的知识比作海底的珍珠,而读者则是勇敢的探索者,能够深入海底寻找到这些宝贵的智慧结晶。鲸吞海水尽,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全然吸纳的态度,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无穷无尽。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智慧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希望它们能够持续发光,照亮后人的夜路。海神虽然知道珠宝的价值,但不能完全估量其价格,这里暗喻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价值难以衡量,而“留向人间光照夜”则表达了诗人对传承知识、智慧的渴望,以及希望这些精神财富能够成为后世的指导之光。

整首诗通过对长寿寺石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希望这些精神遗产能够永远发扬光大。

作者介绍

含曦
朝代:唐

含曦,唐元和、太和间长寿寺僧。诗一首。唐元和、太和间长寿寺僧。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