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青闺戒妇仪,一朝环佩赴瑶池。
伤心孔雀孤鸣夜,照影文禽独立时。
霜薄骑曹愁里鬓,月残京兆画时眉。
自从巫峡云归后,不向人间怨别离。
十载青闺戒妇仪,一朝环佩赴瑶池。
伤心孔雀孤鸣夜,照影文禽独立时。
霜薄骑曹愁里鬓,月残京兆画时眉。
自从巫峡云归后,不向人间怨别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为悼念亡妻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以“十载青闺戒妇仪”开篇,描绘了妻子在闺房中的守礼岁月,十载光阴,见证了她对婚姻的尊重与恪守。然而,“一朝环佩赴瑶池”一句,却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个世界,暗示妻子的离世,如同仙去瑶池,令人惋惜。
接下来,“伤心孔雀孤鸣夜,照影文禽独立时”两句,通过动物的孤独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失去爱侣后的孤寂与悲痛。孔雀的孤鸣,文禽的独立,都象征着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哀伤。
“霜薄骑曹愁里鬓,月残京兆画时眉”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无奈。霜薄、月残,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也是主人公心境的写照,表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哀愁并未减退。
最后,“自从巫峡云归后,不向人间怨别离”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离去的深刻理解与接受,虽然心中充满不舍与痛苦,但已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选择了理解和接纳。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诗歌在哀伤之余,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悼亡诗特有的哀婉与深沉,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
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
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况逢多士朝,贤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
谟猷密勿进,羽檄纵横驰。
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
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陶君喜不遇,顾我复何疑。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
梨红大谷晚,桂白小山秋。
石镜菱花发,桐门琴曲愁。
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
王孙若不去,山中定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