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
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
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况逢多士朝,贤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
谟猷密勿进,羽檄纵横驰。
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
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陶君喜不遇,顾我复何疑。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
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
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况逢多士朝,贤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
谟猷密勿进,羽檄纵横驰。
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
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陶君喜不遇,顾我复何疑。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寄隐客》。诗中,诗人通过自述身世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法。
"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这几句描写了诗人的中年时期,头发已经开始斑白,但并非因为没有得到官职而显得过早衰老,而是内心的压力和不满使然。
接着,诗人批判当世的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生活,自己却对这些感到不屑。"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在"况逢多士朝,贤俊若布棋。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谟猖密勿进,羽檄纵横驰。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这一段中,诗人感慨于当世的官场竞争和名利追逐,自己虽然身处其中,却感到无奈和失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那样的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陶君喜不遇,顾我复何疑。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超脱的心境和对理想人格的赞美,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