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踞灶觚听,请脱醉中仙。
抚剑作色疾视,一笑岂其然。
且问酒星何在,遮莫罡风吹散,瞻望斗牛閒。
世事不知许,归去抱头眠。卓家畔,陶家侧,境相连。
梦中大噱,梦闻钧旨下人寰。
尽尔金迷纸醉,逐处琼林祗树,腰橐十分圆。
罔两各欢喜,叉手不须抟。
似踞灶觚听,请脱醉中仙。
抚剑作色疾视,一笑岂其然。
且问酒星何在,遮莫罡风吹散,瞻望斗牛閒。
世事不知许,归去抱头眠。卓家畔,陶家侧,境相连。
梦中大噱,梦闻钧旨下人寰。
尽尔金迷纸醉,逐处琼林祗树,腰橐十分圆。
罔两各欢喜,叉手不须抟。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期奭良所作的《水调歌头·其二》。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饮酒后的超然心境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踞灶觚听"描绘了诗人仿佛坐在炉火旁倾听,"请脱醉中仙"则显现出他在醉意中寻求解脱的状态。接着,诗人抚剑、变色、疾视,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形象,但随后又以"一笑岂其然"表达出对世间纷扰的轻蔑和超脱。
"且问酒星何在,遮莫罡风吹散,瞻望斗牛閒"借酒星和天象,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暗示世事如罡风般易逝,不如仰望星空,享受宁静。"世事不知许,归去抱头眠"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下半部分,诗人将自己置于卓家和陶家这样的隐士之境,梦境中笑声连连,似乎听到上天的旨意降临人间,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讽刺。"尽尔金迷纸醉,逐处琼林祗树,腰橐十分圆"批判了世人沉迷于金钱和享乐,而他则选择保持清贫,"罔两各欢喜,叉手不须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自得其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饮酒、梦境和对世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天下无真儒,因之无善治。
昔人轸此忧,兴学以为亟。
圣远言既微,士风亦岁异。
终身学校中,不问学校字。
泰运转河汾,小泉振铎至。
卫道如保躬,造士如呼寐。
一朝西其辕,皇皇起众喟。
西方有美人,法堂树赤帜。
行矣共阐扬,斯文应日炽。
遗训芹泮间,有士揭而示。
大道终在兹,谁兮甘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