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红英搅绿尘,借君长袖拂纶巾。
桃花倚醉风前笑,杨柳含情雨后颦。
促柱善弹秦地曲,细腰偏学楚宫人。
东邻旧识金吾士,不惜银罂送酒频。
无奈红英搅绿尘,借君长袖拂纶巾。
桃花倚醉风前笑,杨柳含情雨后颦。
促柱善弹秦地曲,细腰偏学楚宫人。
东邻旧识金吾士,不惜银罂送酒频。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春游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游玩的生动画面。首句“无奈红英搅绿尘”,以无奈之情渲染出繁花盛开与春尘飞扬的热闹场景,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纷扰。次句“借君长袖拂纶巾”则借物抒怀,以长袖和纶巾象征文人雅士的风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游中暂忘俗世烦忧的愿望。
接下来两句“桃花倚醉风前笑,杨柳含情雨后颦”,运用拟人手法,将桃花和杨柳赋予了情感,形象地展现了它们在春风中娇媚欢笑和雨后含羞的姿态,富有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促柱善弹秦地曲,细腰偏学楚宫人”一句,借音乐和舞蹈来表达春游中的娱乐活动,秦地的激昂乐曲与楚宫女子的曼妙身姿相映成趣,增添了游春的欢快气氛。
最后,“东邻旧识金吾士,不惜银罂送酒频”写的是诗人与邻居的交情深厚,他们不吝啬美酒,频频相邀,增添了春游的温馨与欢乐。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春游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酒边孤绪。游情倦、閒云自恋江树。
槎风欣送故人来,香汎梅根雨。叹冉冉、流光迅羽。
残灰愁忆昆池古。
好寄似南枝,岭上早春回,莫负玉娥幽素。
回首秋鬓惊尘,觚棱北望,黯然肠断愁赋。
白头不拟此重逢,喜入镫唇语。看驿柳、烟丝飐缕。
吴篷先载閒鸥去。
剩梦君、沧江上,霓节干云,使星明处。
如镜稍亏,如盘未满,一泓遥映江上。
虽则黄昏,早湿碧空银浪。
恍追忆、旬日前头,还只似、小蛾眉样。一饷。
忽珠胎撑处,桂芽频放。
惹得游人吟想,便急切愁他,不成圆相,影已堪怜,预拟开筵延赏。
尽不眠、耐过今宵,怕明夕、迢应相仿、琴响。
指金徽暗记,夜添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