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颇不贱,视我隐侯裔。
三箧暗能诵,贵游争交知。
山川助贫窭,乃欲安蒿藜。
岁暮长安道,著书新满帷。
布衣颇不贱,视我隐侯裔。
三箧暗能诵,贵游争交知。
山川助贫窭,乃欲安蒿藜。
岁暮长安道,著书新满帷。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名夏的《五子咏·吴江沈元子》中的一节。诗中,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沈元子这位出身贫寒但才学出众的人物的赞赏。"布衣颇不贱",诗人认为即使沈元子身为平民,其人品并不因此而卑贱;"视我隐侯裔",他自比为贵族后裔,暗示沈元子的才华堪比贵族子弟。"三箧暗能诵",赞扬沈元子学问渊博,即使在贫困环境中也能熟读经典;"贵游争交知",描述了社会上层人士也争相与他结交,认可他的才识。
接着,诗人感慨"山川助贫窭,乃欲安蒿藜",认为沈元子的高尚情操使他在贫困中仍能安然自处,志向高洁。最后,"岁暮长安道,著书新满帷",描绘了沈元子在寒冬时节仍在长安勤奋著书的情景,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沈元子的才学、品格和坚韧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士人的理想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