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西坞得相寻,雪竹霜竹一径深。
圆屋青灯闻妙语,使人灰尽一生心。
去年西坞得相寻,雪竹霜竹一径深。
圆屋青灯闻妙语,使人灰尽一生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和尚规的一次深刻会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竹霜竹掩映下的幽径,以及在圆屋中青灯下聆听妙语的情景。诗人通过这次交流,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消除了平生的杂念与尘埃。
诗中的“雪竹霜竹一径深”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竹林在雪霜的覆盖下显得更加高洁,小径蜿蜒深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这种环境的描写,为后续的对话和心灵的触动奠定了基础。
“圆屋青灯闻妙语”则进一步渲染了对话的场景。圆屋可能是指和尚居住或讲经的地方,青灯则是古代常用的照明工具,光线柔和而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听到了和尚的妙语,这些话语显然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发性,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一句“使人灰尽一生心”表达了这次会面对诗人的深远影响。通过与和尚的交流,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净化,仿佛所有的杂念和尘世的烦恼都被彻底清除,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禅意和心灵净化的主题,让人感受到精神层面的深刻触动。
笙诗谱南郂,萱闱隆孝养。
宝婺焕中天,正照琼筵上。
宾主盛觥筹,入眼衣光绚。
寿母寿而康,八旬人尚健。
祝哽珠玉多,云笺飞片片。
膝下有佳儿,申江广酬唱。
曾种河阳花,佐理皆英彦。
忽逢陵谷迁,习坎资保障。
驱车走南北,骏誉驰将遍。
世事空中花,有为等露电。
弹指去来今,谁是人我相。
一语阿弥陀,同祝寿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