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为人处,从来无异路。
饭饱譬如闲,共般数担土。
你行我亦行,你住我亦住。
资福为人处,从来无异路。
饭饱譬如闲,共般数担土。
你行我亦行,你住我亦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僧侣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充满了禅宗的哲理意味。
“资福为人处,从来无异路。” 开篇即点明了资福寺僧侣们的生活方式,他们遵循着一致的修行路径,没有区别与特立独行的道路。这反映了佛教中追求统一、和谐与内在一致性的精神。
“饭饱譬如闲,共般数担土。”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饭后闲暇之时,他们共同参与劳作,如同搬运泥土一般,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寓意着修行者在日常劳作中体悟佛法,将生活与修行融为一体。
“你行我亦行,你住我亦住。” 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僧侣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留,僧侣们总是彼此相伴,共同经历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正是佛教中倡导的“众缘和合”思想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僧侣们简单而深刻的修行生活,以及其中蕴含的禅宗智慧。它不仅是一首对僧侣生活的描绘,更是一种对和谐、统一与内在一致性的哲学思考。
从军本为报国恩,跨马出游古塞门。
召募三河忠义士,一日团结如云屯。
男儿从来通六艺,不分尘沙杂边骑。
剑磨流出射斗光,赋成常有凌云气。
军中多少豪侠徒,相共饮酒歌且呼。
宝刀金甲披挂就,万里长驱西破胡。
称伊虎舅,斑斑玳瑁,身边频觑。
食有溪鲜,又上小庭高树。如丘拗怒。
想唤汁、多应回顾。何事费,峨眉画手,穴中空怖。
延颈盘旋争赴。笑绿沙帏底,深怜群聚。
销得侯封,也算北门长护。青钱百数。
买双耳、微痕添锯。窥鹦鹉。月季花前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