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百鍊钢,忤世卧林野。
逍遥湖南情,脱略云谷社。
文簪绍累叶,越士避三舍。
金石明尔心,卓哉古狷者。
象山百鍊钢,忤世卧林野。
逍遥湖南情,脱略云谷社。
文簪绍累叶,越士避三舍。
金石明尔心,卓哉古狷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士形象,通过“象山百鍊钢”这一比喻,展现出这位高士性格的坚韧不屈和对世俗的不屑。他如同经过百炼的钢铁,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我,选择远离尘嚣,独享自然之乐。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与“湖南情”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脱略云谷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高士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他不仅避开了世俗的纷扰,更是超越了社会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与“文簪绍累叶,越士避三舍”的描述形成对比,前者是传统家族文化的传承,后者则是对传统礼法的回避,凸显出高士对传统束缚的超越。
“金石明尔心,卓哉古狷者”是对这位高士品格的高度赞扬。金石象征着坚定与真实,说明他的内心如同金石一般,光明磊落,不为外界所动摇。而“卓哉古狷者”则直接点明了他的独特个性和高尚品质,他如同古代的狷者一般,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高士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独立精神的颂扬。它不仅赞美了高士的超凡脱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
琼树枝新梅蕊迸,与君携手清溪问。
旧时狎客歌舞场,何似诗人风雪径。
溪边杰阁高崚层,左右华屋连飞甍。
依稀王谢鸣珂里,彷佛秦筝云母屏。
古来繁华各衰歇,只有不磨惟璧月。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
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
托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
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
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
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
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
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
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
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
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
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
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
冻岫立高白,晓寒生太虚。
闭门翻巾幐,偶见良友书。
书中有长句,别怀陈郁纡。
吐凤词既绝,续貂理难如。
起望新乡云,一读三卷舒。
繁思搅中扃,赖此豁欲无。
鹄鸡有潜化,蓬麻岂资扶。
吾人交义深,不恨相见疏。
但恐德不修,心期愧非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