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溪观石窍泉,晚归灯下作示同游诸友·其一》
《双溪观石窍泉,晚归灯下作示同游诸友·其一》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古风

双溪一□更堪誇,徜徉徘徊意境赊。

流水声中山色好,绛桃灼灼艳于霞。

桃花迎我面,流水清我耳。

从此已觉武陵近,不探仙源安可止。

一重一掩趣无穷,㟏岈崱屴鬼神功。

两山交护如无缝,随径逶迤谷自通。

乍通幽谷名区见,郁郁高林绕芳甸。

凝眸四望接烟芜,花底时闻唤鹧鸪。

双溪左右分廉让,叠嶂高低展画图。

一花一木皆幽致,到此已无尘俗累。

溪边添个休休亭,可拟司空栖隐地。

此社从来我未经,钧天仿佛奏泠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溪周围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首句“双溪一□更堪誇”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双溪美景的赞美,暗示了双溪的美丽超乎寻常。接着“徜徉徘徊意境赊”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态,意境深远。通过“流水声中山色好,绛桃灼灼艳于霞”两句,诗人将听觉与视觉的美感相结合,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色彩斑斓的画面。

“桃花迎我面,流水清我耳”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仿佛桃花在迎接他,流水在为他洗耳。接下来的“从此已觉武陵近,不探仙源安可止”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重一掩趣无穷,㟏岈崱屴鬼神功”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双溪周围地形的复杂多变,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后的“两山交护如无缝,随径逶迤谷自通”描绘了山峦之间的和谐与自然路径的巧妙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乍通幽谷名区见,郁郁高林绕芳甸”则展示了诗人发现新奇景观的惊喜之情,以及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凝眸四望接烟芜,花底时闻唤鹧鸪”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双溪左右分廉让,叠嶂高低展画图”以双溪为线索,串联起周围景物的布局之美,如同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最后,“一花一木皆幽致,到此已无尘俗累”表达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远离了世俗的烦恼。

“溪边添个休休亭,可拟司空栖隐地”则点明了诗人希望在此地建立一个静谧的休息之所,类似于古代文人隐居之地。最后“此社从来我未经,钧天仿佛奏泠泠”以神秘而美妙的音乐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溪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和萧孚有閒居即事

天气初宜小扇轻,故人不至巷泥深。

水村鹭去千畦雨,山郭花开四月阴。

愁里有谁同细酌,老来并欲废清吟。

若为共息尘劳意,行遍青原处处岑。

(0)

和杨贯道见寿

学易未成先退藏,鹤凫非短亦非长。

文章底用追韩孟,富贵元应属禹光。

已老不求方染鬓,平生惟有句成囊。

星辰剑履危朝露,甘老秋风一草堂。

(0)

送刘巨川赴惠州海丰巡检

须溪孙子好才名,百丈龙山绕屋春。

文学尽交天下士,弓刀更治岭南民。

盾头墨湿长亭雪,扇外旗麾列嶂尘。

若见罗浮花烂熳,可能远寄一枝新。

(0)

故里

兄弟各逾老,青林祇自观。

午烟山驿静,社雨水村寒。

燕子风当户,桃花客倚阑。

莫论千载去,且共一杯欢。

(0)

竹外梅梢

谁家修篁千万竿,短墙流水朱阑干。

孤芳托根得春早,一枝斜出行路看。

遥凝青林炯初霁,一点两点雪未残。

小窗月落霜角动,谁与伴此空山寒。

(0)

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其一神冈晚桥

两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凤翅齐。

道人结船布江面,行者如蚁东复西。

峦头烟起樵子急,林杪磬发山僧归。

庵中老僧危坐稳,付与万古看斜晖。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