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心明,自然灵感。宝珠出入骊龙颔。
真常常应显昭彰,性通通达无昏暗。
处世悭贪,则吾岂敢。缊袍共敝而无憾。
争名竞利我输君,眠云卧月君输□。
偶尔心明,自然灵感。宝珠出入骊龙颔。
真常常应显昭彰,性通通达无昏暗。
处世悭贪,则吾岂敢。缊袍共敝而无憾。
争名竞利我输君,眠云卧月君输□。
这首诗是元代马钰的《踏云行》,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心清明与超脱世俗的追求。首句“偶尔心明,自然灵感”揭示了诗人认为心灵清澈时,灵感便会自然涌现。接下来的“宝珠出入骊龙颔”运用了神话意象,比喻真知如明珠,深藏于内心深处,只有在心灵明亮时才能显现。
“真常常应显昭彰,性通通达无昏暗”强调了真理的光明和人性的通透,即使在复杂的世界中也能保持清晰不被蒙蔽。诗人接着表明自己在面对世间贪婪时的态度,“处世悭贪,则吾岂敢”,表示自己不愿沉溺于物质欲望。
“缊袍共敝而无憾”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是破旧衣物也无怨无悔,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将自己与对方进行隐晦的比较,“争名竞利我输君,眠云卧月君输□”,暗示对方可能更懂得超脱,选择的是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但此处留白,引发读者想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心灵体验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对道家清静无为理念的追求和实践。
微风扇霁,天高夜清。岁之云暮,日月斯征。
白云在天,亦洽于野。令夕何夕,见此粲者。
去者日疏,来者日亲。为子之故,忧心孔殷。
张灯举宴,与子饮酒。愿言同室,与子偕老。
有鸟有鸟,高飞戾天。众羽从之,亦孔之膻。
我心忧矣,不可瘳矣。寤寐求之,亶已劳矣。
人生如寄,茫茫曷归。岂曰无感,多忧何为。
既秣我马,亦脂我车。与子行迈,于焉欢娱。
罗浮山高高接天,飞梁挂壁相钩连。
四百之峰如蜿蜒,上有玉鹅珠瀑拂青烟。
金沙紫洞连云穿,东望赤日扶桑颠。
金球夜半跃虞渊,又如奔龙撼流泉。
水帘喷雾清且涟,琼窗绀阁倚云边。
朱陵会真挹诸仙,交梨碧藕开琼筵。
云軿鹤驭来飘翩,疑是真人葛稚川。
黄龙扫石三千年,丹灶云沉事不传。
我来为结青山缘,此中不用买山钱。
石床流水抚残弦,秋阴落叶响鸣蝉。
大笑引满霞觞前,青泥坐对日流涎。
丹台姓字亦徒然,狂歌一曲逍遥篇。
醉来岸帻抱云眠,欲向蓬丘问偓佺。
清风一枕梅花梦,蝴蝶峰头月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