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喜浊醪扶病头,强看狂絮点清流。
王鳣叔鲔成何事,不似吞书鲤破愁。
稍喜浊醪扶病头,强看狂絮点清流。
王鳣叔鲔成何事,不似吞书鲤破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四用前韵酬达夫(其八)》中的一节。通过“稍喜浊醪扶病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疾病时的些许欣慰,借酒消愁,寻求片刻的慰藉。接着,“强看狂絮点清流”描绘了诗人试图在纷扰的环境中寻找一丝宁静,通过观察飘荡的柳絮落在清澈的水流上,寄托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王鳣叔鲔成何事”,这里引用了古代关于鱼的故事,王鳣和叔鲔分别代表了两条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与世无争,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然而,诗人紧接着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不似吞书鲤破愁”,他感叹自己不像那条吞食书籍的鲤鱼,能够通过读书来排解内心的忧愁。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南岸北岸声咿哑,东邻西邻踏水车。
车轮风生雷转轴,平地雪寒生浪花。
借问老农何太苦,低头欲语还咨嗟。
前月有雨田未耘,非其种者纷如麻。
县吏捉人应差役,令严岂得营私家。
况当今月滴雨无,陂塘之水争喧哗。
虽如抱瓮沃焦釜,蹄涔岂足供泥沙。
语罢踏车车转急,田水何如汗流湿。
老妻贷谷犹未归,力疾无奈吞声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