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舟围足悦心,归途六辔听如琴。
河防要欲筹疏浚,民瘼还因便酌斟。
平野新看麦苗长,环堤背指柳烟深。
风光此处留馀兴,吴越明年待畅吟。
三日舟围足悦心,归途六辔听如琴。
河防要欲筹疏浚,民瘼还因便酌斟。
平野新看麦苗长,环堤背指柳烟深。
风光此处留馀兴,吴越明年待畅吟。
此诗描绘了诗人结束水围行动后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民生的关怀。首联“三日舟围足悦心,归途六辔听如琴”以生动的比喻,将舟行之乐比作悦心的音乐,展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自然的亲近。颔联“河防要欲筹疏浚,民瘼还因便酌斟”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既关注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关心百姓疾苦,展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颈联“平野新看麦苗长,环堤背指柳烟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麦苗的生长与柳树的茂盛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尾联“风光此处留馀兴,吴越明年待畅吟”则流露出诗人对这次旅行的回味与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再次畅游吴越之地,吟诵出更多赞美自然与生活的诗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其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
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
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纷纷等儿戏,鞭?遭割截。
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
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
好事图形复赋诗,岂知真个把锄犁。
野人开卷微微笑,最忆轻蓑带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