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映残霞。箫鼓迎神笑语哗。
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灯火宵明卖酒家。
薄醉话周遮。清露无声湿臂纱。
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自棹轻舟宿藕花。
水阁映残霞。箫鼓迎神笑语哗。
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灯火宵明卖酒家。
薄醉话周遮。清露无声湿臂纱。
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自棹轻舟宿藕花。
这首清代薛时雨的《南乡子·六月十八夜呈甫仲修邀至湖上纳凉》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湖边的宁静而热闹的画面。"水阁映残霞",以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阁之上,渲染出一种恬淡的氛围。"箫鼓迎神笑语哗",则通过箫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展现出当地居民对神灵的敬奉和节日般的热闹气氛。
"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湖光山色在夕阳下显得斑驳而生动,仿佛被点缀得更加美丽,展现出湖景的繁华与生机。"灯火宵明卖酒家",夜晚来临,酒家灯火通明,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进入夜晚,诗人与友人浅酌薄醉,"薄醉话周遮",在微醺中闲聊,话题广泛。"清露无声湿臂纱",描绘了露水悄然降临,轻柔地打湿衣袖,营造出清凉宁静的夏夜意境。
最后,"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描绘了月光透过柳树,投下婆娑的影子,湖面静谧而富有诗意。"自棹轻舟宿藕花",诗人独自划船,沉浸于荷花丛中,享受着湖上的宁静之夜,结束了一天的纳凉之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湖上纳凉的情景,既有世俗的热闹,又有自然的宁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太平寺壁沧烟浦,亭匀剪得寻丈许。
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
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
乡来有术只观澜,只今观画宁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