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辛苦捣元霜,口嚼梅花齿尽香。
鹤背几时邀子晋,蝶魂无路上高唐。
卷中还恐非仙影,裙底空疑是佛光。
采采玉芝何处好,秪留云气满虚筐。
三生辛苦捣元霜,口嚼梅花齿尽香。
鹤背几时邀子晋,蝶魂无路上高唐。
卷中还恐非仙影,裙底空疑是佛光。
采采玉芝何处好,秪留云气满虚筐。
这首诗名为《步虚辞》,作者是清代诗人孙原湘。诗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三生辛苦捣元霜”暗示了修炼长生之道的艰辛,元霜可能象征着炼丹的原料。次句“口嚼梅花齿尽香”则通过咀嚼梅花的细节,传达出修炼者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心境。
第三句“鹤背几时邀子晋”,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子晋乘鹤升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第四句“蝶魂无路上高唐”则以蝶魂无法到达高唐(道教中的仙宫)象征追求仙道的艰难。
第五句“卷中还恐非仙影”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所见是否为真实仙人的怀疑,第六句“裙底空疑是佛光”则将视线转向可能的佛光,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敬畏与探索。
最后两句“采采玉芝何处好,秪留云气满虚筐”描绘了寻找灵芝仙草的过程,但终究未能满载而归,只有云气弥漫在空筐之中,寓言了追求仙道的虚无与理想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仙道、佛法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谷旦垂弧矢,兰阃梦熊罴。
称觞内外相庆,同日又同时。
有此重重盛事,未羡石门奋建,韦氏信名齐。
珠履赴汤饼,玉果酌琼卮。斗枢转,金瓯覆,筑沙堤。
争推是父是子,相继入黄扉。
方叔歌猷元老,复见少年黄琬,前后拜丹墀。
今日寿星现,再祝寿庞眉。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