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虎丘和许周翰太守四首·其三》
《虎丘和许周翰太守四首·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孤帆落处即登台,匹练光中首重回。

旧苑灵峰摽海涌,东林精舍倚云开。

剑痕转恨雄图尽,麈尾谁传祖印来。

所以酣歌宜达曙,坐深五马莫相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虎丘山的一次夜游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孤帆落处即登台,匹练光中首重回”,以“孤帆”起兴,暗示诗人独自一人,乘着月光登上了山中的高台。接着“匹练光”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山川景象,仿佛一条白练横贯眼前,诗人回望这一景象,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沉思。

颔联“旧苑灵峰摽海涌,东林精舍倚云开”,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山脚转向山顶。旧日的园林与灵峰在海浪的涌动中显得更加神秘而壮观,而东林精舍则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文的底蕴。

颈联“剑痕转恨雄图尽,麈尾谁传祖印来”,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剑痕象征着英雄的过往,雄图尽则意味着时代的更迭与英雄梦想的破灭。麈尾,古代文人手持的拂尘,这里借指传承的文化精神。诗人自问,这样的文化精神由谁来继续传递?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尾联“所以酣歌宜达曙,坐深五马莫相催”,诗人决定在这样的夜晚尽情歌唱,直到天明。他希望人们能静下心来,深入体会这山中夜色的魅力,而不是被世俗的急躁所催促。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反思,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虎丘山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颐轩诗六首·其一

金石不随波,松竹知岁寒。

冥此芸芸境,回向自心观。

(0)

春寒家

一月春寒缩牛马,束桂薪刍不当价。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无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0)

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

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

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

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

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

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

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

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

夏席堆青齑,冬盘饤旨蓄。

竟无粱肉馔,甚愧萧家录。

(0)

立冬道中

黄茅时节瘴烟浓,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0)

八归

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

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

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

料恨满、幽苑离宫。正愁黯文通。秋浓。

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

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

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

两凝伫,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

(0)

鹊桥仙·其七周监旬会上作

六人欢笑,六姬讴唱,六博时分胜负。

六家盘馔斗芳鲜,恰两月、六番相聚。

特排整整,华筵楚楚,终是不如草具。

赏心乐事四时同,又管甚、落花飞絮。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