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一酴醾》
《点绛唇·其一酴醾》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怕钩衣袖。

不放攀花手。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还依旧。

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

(0)
注释
野态:自然的姿态。
芳姿:芳香的姿态。
占:占据。
春长久:春天的长久时光。
怕:担心。
钩衣袖:钩住衣袖。
攀花手:摘花的手。
试问:询问。
东山:指代某座山或美景。
花似当时否:花是否还像以前一样。
还依旧:是否依然如旧。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这里可能指李白这样的诗人。
去后:离开之后。
风月:美好的风景和月色。
谁有:谁还能拥有。
翻译
野外的姿态和芬芳,都在枝头独占春天的长久时光。担心它会钩住衣袖。
不让采摘花朵的手碰触。试着问问东山,那些花是否还像当年一样?是否依然如故。
自从仙人离去后,这里的风月景色还有谁能够拥有呢。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点绛唇·其一》。从鉴赏角度看,此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留恋。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春日里大自然中花开的美丽姿态,"占得春长久"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短暂春光的珍惜和留恋。

"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赏花时不愿离去的情感,他担心花瓣会粘在衣袖上,甚至不忍心松开握着花枝的手。这份对美的珍视和留恋,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还依旧。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 这几句则是诗人在追忆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反问现今是否还有能够欣赏和感受这份美好的人。"谪仙去后"中的“谪仙”通常指的是陶渊明,这里用来泛指那些懂得欣赏和与自然合一的古代贤者。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缺乏真正能理解并感受这份美好的人的哀叹。

总体而言,王十朋在这首词作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哭方干

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

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

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

(0)

送吴蜕下第入蜀

下第言之蜀,那愁举别杯。

难兄方在幕,上相复怜才。

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临邛无久恋,高桂待君回。

(0)

题都庆观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

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

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0)

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0)

同司空文明过坚上人故院

我与雷居士,平生事远公。

无人知是旧,共到影堂中。

(0)

杂兴

花间昔日黄鹂啭,妾向青楼已生怨。

花落黄鹂不复来,妾老君心亦应变。

君心比妾心,妾意旧来深。

一别十年无尺素,归时莫赠路傍金。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