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年时,对金盘簇燕,良久隔天涯。
燕树凄迷,蒿云迢遰。缄札空写相思。
那曾料、今年春好,把吟袂,刚及看梅期。
佛火青边,夕阳红际,携手同归。
归去更劳投辖,又吟朋远迓,芳酒同持。
新月当阶,华灯欲试,堪悲昨岁伤离。
便堪傲,幽吟杜老,望西蜀、空寄草诗。
举哀对尊前剧谈,却忘归迟。
忆年时,对金盘簇燕,良久隔天涯。
燕树凄迷,蒿云迢遰。缄札空写相思。
那曾料、今年春好,把吟袂,刚及看梅期。
佛火青边,夕阳红际,携手同归。
归去更劳投辖,又吟朋远迓,芳酒同持。
新月当阶,华灯欲试,堪悲昨岁伤离。
便堪傲,幽吟杜老,望西蜀、空寄草诗。
举哀对尊前剧谈,却忘归迟。
这首《一萼红》是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以及如今重逢的喜悦与感慨。
首句“忆年时”直接点明主题,引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对金盘簇燕,良久隔天涯”,以金盘中的燕子象征相聚的欢乐,而“隔天涯”则表达了时空的遥远,暗示了分别之苦。燕树的凄迷和蒿云的迢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而“缄札空写相思”则直抒胸臆,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那曾料、今年春好,把吟袂,刚及看梅期。”转折处,诗人惊喜地发现,今年春天来得正好,可以与友人一同赏梅,这意外的重逢让人心生欢喜。然而,好景不长,“佛火青边,夕阳红际,携手同归”,在佛火与夕阳的映照下,他们携手返回,这份相聚的短暂美好,更加凸显了别离的无奈。
“归去更劳投辖,又吟朋远迓,芳酒同持。”诗人想象着归家后,再次邀请朋友相聚,共饮芳醇美酒,吟诗作乐的情景。然而,好景难再,时光易逝,“新月当阶,华灯欲试,堪悲昨岁伤离”。新月升起,华灯初上,却让人想起去年的离别之痛,不禁心生悲凉。
最后,“便堪傲,幽吟杜老,望西蜀、空寄草诗。举哀对尊前剧谈,却忘归迟。”诗人以杜甫自比,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只能空寄草稿,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在宴席上,他虽然举哀,但谈论起往事,却忘记了归途的迟缓,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