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江叹·其七》
《相江叹·其七》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圣朝应勿阙,斯道与斯文。

清磬凭谁击,名香岂易焚。

寒星人外见,天梵静中闻。

纵得常如此,沙鸥已失群。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的《相江叹》系列之七,通过“圣朝应勿阙,斯道与斯文”开篇,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向往与期待。诗人以“清磬凭谁击,名香岂易焚”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暗示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寒星人外见,天梵静中闻”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寒星在夜空中独自闪烁,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而“天梵静中闻”,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宗教或哲学真理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理解,更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纵得常如此,沙鸥已失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感悟。即使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追求,但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却可能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如同“沙鸥已失群”,既是一种对孤独的接受,也是一种对自我独立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孤独。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天台道人歌

天台道人住幽燕,相知垂及二十年。

黄冠羽衣固不与众异,心脾一片常若冰雪之洒然。

瞳子点漆黑,两颊朝霞鲜。

不知世有熊经鸟伸吐纳鍊摄之秘诀,方寸坦坦泓渟渊。

闾阎府署得失已不挂齿颊,炼丹蜕骨又不形语言。

不曲意谐俗而俗自喜不超然,逃名而名自贤。

不为壶公左慈之幻眩,不为祀灶却老之诞谩。

病者相谒径走马往救,不屑屑责报归来燕坐高槐轩。

艺精时犹闭户究难素,客至大叫拍案治具倾玉船。

共谈南土风物辄欢笑京衢,风沙暑雨亦复不厌能留连。

我为道人写真已太逼,何用缣素施丹铅。

他年史笔不传方士传方技,历历为我徵长篇。

(0)

竹枝歌六首·其五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山头小雨云如衣,山下白烟是□炊。

永嘉上流无驿路,永嘉舟中宜赋诗。

(0)

竹枝歌四首·其二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

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0)

崇祯癸酉下第还里后作四首·其三

儒生困寒饿,侘傺恒嗟吁。

国家钟鼎养,岂以供尔娱。

艰难求俊彦,将使忧患纾。

假尔十万师,手握铜虎符。

风尘满河洛,自信能平无。

不如安尔分,从我持犁锄。

(0)

古囊寿藏·其三

云山万叠郁崔嵬,海外扶桑带日开。

谁说生前杯有限,年年春色过江来。

(0)

七夕雨席上次陈平冈太史韵为·其一

仙人不易会,异岁一同盟。

銮幄七香度,机丝五色成。

云间惊节换,雨下映空明。

欲别犹闻调,铿铿玉佩声。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