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应勿阙,斯道与斯文。
清磬凭谁击,名香岂易焚。
寒星人外见,天梵静中闻。
纵得常如此,沙鸥已失群。
圣朝应勿阙,斯道与斯文。
清磬凭谁击,名香岂易焚。
寒星人外见,天梵静中闻。
纵得常如此,沙鸥已失群。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的《相江叹》系列之七,通过“圣朝应勿阙,斯道与斯文”开篇,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向往与期待。诗人以“清磬凭谁击,名香岂易焚”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暗示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寒星人外见,天梵静中闻”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寒星在夜空中独自闪烁,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而“天梵静中闻”,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宗教或哲学真理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理解,更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纵得常如此,沙鸥已失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感悟。即使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追求,但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却可能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如同“沙鸥已失群”,既是一种对孤独的接受,也是一种对自我独立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孤独。
天台道人住幽燕,相知垂及二十年。
黄冠羽衣固不与众异,心脾一片常若冰雪之洒然。
瞳子点漆黑,两颊朝霞鲜。
不知世有熊经鸟伸吐纳鍊摄之秘诀,方寸坦坦泓渟渊。
闾阎府署得失已不挂齿颊,炼丹蜕骨又不形语言。
不曲意谐俗而俗自喜不超然,逃名而名自贤。
不为壶公左慈之幻眩,不为祀灶却老之诞谩。
病者相谒径走马往救,不屑屑责报归来燕坐高槐轩。
艺精时犹闭户究难素,客至大叫拍案治具倾玉船。
共谈南土风物辄欢笑京衢,风沙暑雨亦复不厌能留连。
我为道人写真已太逼,何用缣素施丹铅。
他年史笔不传方士传方技,历历为我徵长篇。
《天台道人歌》【元·宋褧】天台道人住幽燕,相知垂及二十年。黄冠羽衣固不与众异,心脾一片常若冰雪之洒然。瞳子点漆黑,两颊朝霞鲜。不知世有熊经鸟伸吐纳鍊摄之秘诀,方寸坦坦泓渟渊。闾阎府署得失已不挂齿颊,炼丹蜕骨又不形语言。不曲意谐俗而俗自喜不超然,逃名而名自贤。不为壶公左慈之幻眩,不为祀灶却老之诞谩。病者相谒径走马往救,不屑屑责报归来燕坐高槐轩。艺精时犹闭户究难素,客至大叫拍案治具倾玉船。共谈南土风物辄欢笑京衢,风沙暑雨亦复不厌能留连。我为道人写真已太逼,何用缣素施丹铅。他年史笔不传方士传方技,历历为我徵长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gm8nh1Lu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