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交奏凯正论功,司马新承宠眷隆。
三受虎符参阃外,两持龙节镇蛮中。
萧何经国频供饷,裴度临边暂总戎。
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
南交奏凯正论功,司马新承宠眷隆。
三受虎符参阃外,两持龙节镇蛮中。
萧何经国频供饷,裴度临边暂总戎。
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
这首明代曾棨的诗《送兵部尚书陈公出镇交阯》描绘了陈公在南疆取得胜利后接受重任的情景。首联“南交奏凯正论功”以凯旋的胜利为背景,赞美了陈公的功绩;“司马新承宠眷隆”则表达了朝廷对他的高度信任和厚爱。
颔联“三受虎符参阃外,两持龙节镇蛮中”通过“虎符”和“龙节”这两个象征权力的物象,展现了陈公频繁出征边疆,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勇猛和智谋。
颈联“萧何经国频供饷,裴度临边暂总戎”借用了汉代名臣萧何和唐代名将裴度的典故,赞扬陈公如同萧何般善于治理国家,又能如裴度那样临危受命,统帅军队。
尾联“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表达了诗人对于陈公成功安抚边疆,使得夷人归顺的欣慰,认为无需再像古代的伏波将军那样争夺边疆的霸权,暗含对和平与稳定的期许。
整首诗以赞颂陈公的功绩和才能为主,寓含了对边疆安宁的期盼,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将游昆瑶圃,紫海暂周旋。
泥水误污素,涤浣向虞渊。
朝发方及夕,倚闾忽经年。
念此心怆恻,华池未可前。
长揖诸仙众,归卧白云边。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