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人无念谁则然,亦于念中观其与。
诗禅两忘我未能,梵室矧可蠲烦暑。
时因移石动云根,笑伊面壁安心所。
披襟爱此向虚明,拂拂凉飔发幽楚。
不必根尘参色身,还将形迹泯吾汝。
来青轩里晤青崖,试问将来青几许。
谓人无念谁则然,亦于念中观其与。
诗禅两忘我未能,梵室矧可蠲烦暑。
时因移石动云根,笑伊面壁安心所。
披襟爱此向虚明,拂拂凉飔发幽楚。
不必根尘参色身,还将形迹泯吾汝。
来青轩里晤青崖,试问将来青几许。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来青轩示青崖》。诗中以“来青轩”为背景,通过与“青崖”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禅理以及自我境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谓人无念谁则然”,开篇即提出疑问,引出对内心状态的探讨。接着“亦于念中观其与”,进一步阐述在念头之中观察其关联性,体现了一种深入内心的思考方式。接下来,“诗禅两忘我未能,梵室矧可蠲烦暑”,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诗歌与禅学之间未能达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但在清净的梵室中,可以暂时摆脱世俗烦恼和暑热的困扰。
“时因移石动云根,笑伊面壁安心所”,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移动石头触动云根,引发内心的欢笑与平静,仿佛在面壁修行中找到了内心的安顿之处。最后,“披襟爱此向虚明,拂拂凉飔发幽楚”,诗人敞开胸怀,喜爱这清风拂面的宁静时刻,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清凉与忧郁,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深沉的情感体验。
“不必根尘参色身,还将形迹泯吾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无需通过物质世界和身体的感知去理解宇宙的本质,而是要将自我与外界的界限消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来青轩里晤青崖,试问将来青几许”,诗人邀请青崖一同来到青轩,探讨未来的时间长度,寓意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