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老向江东献赋慵,摄山犹忆旧游踪。

朱门客自开文苑,白足人今是律宗。

隐处不离高座寺,中原亦有竺乾峰。

知君去住心无累,秉烛尊前几度逢。

(0)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李临淮的怀念以及对恩上人的敬仰。首句“老向江东献赋慵”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但仍怀才不遇的心情,"献赋慵"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摄山犹忆旧游踪”则勾起了诗人对往昔在摄山(南京附近名胜)游历的回忆。

第三句“朱门客自开文苑”暗示了李临淮可能是个文人雅士,他的居所白云斋犹如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白足人今是律宗”进一步赞美恩上人,以“白足”形容其修行者的形象,而“律宗”则点出他可能是佛教律宗的高僧。

“隐处不离高座寺”写恩上人虽身处隐逸之地,但与高座寺关系密切,显示出其修行生活的清寂。“中原亦有竺乾峰”借“竺乾峰”象征佛法的深远影响,即使在中原也有其深厚的根基。

最后两句“知君去住心无累,秉烛尊前几度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恩上人超脱世俗、心境清静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昔日共度时光的怀念,期待在未来的烛光下再次相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友情,又有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小垂手

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

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

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0)

赠柳真阳诗

王孙清且贵,筑室芙蓉池。

罗生君子树,杂种女贞枝。

南窗帖云母,北户映琉璃。

衔书辘轳凤,坐水玉盘螭。

朝衣茱萸锦,夜覆葡萄卮。

联翩骖赤兔,窈窕驾青骊。

龙泉甚鸣利,如何独不知。

(0)

北宅秘园诗

夕天霁晚气,轻霞澄暮阴。

微风清幽幌,馀日照青林。

收光渐窗歇,穷园自荒深。

绿池翻素景,秋槐响寒音。

伊人傥同爱,弦酒共栖寻。

(0)

孟珠·其四

望欢四五年,实情将懊恼。

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

(0)

送许从诗

来若迅风欢,逝如归云征。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

(0)

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

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

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中带。长相思。君忘妾。天知之。妾忘君。罪当治。

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为苏。字伯玉。作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

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