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吹雨过溪南,春色晴光三月三。
燕觜啄泥方汲汲,杏梢攲水正酣酣。
樽庖冷落俱能耐,刀笔萦仍岂自甘。
珠阁帘堂应好在,待教门外系归骖。
晓风吹雨过溪南,春色晴光三月三。
燕觜啄泥方汲汲,杏梢攲水正酣酣。
樽庖冷落俱能耐,刀笔萦仍岂自甘。
珠阁帘堂应好在,待教门外系归骖。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上巳节时,诗人韦骧在赣川对东湖的回忆与想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首句“晓风吹雨过溪南”,以晨风带雨的景象开篇,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春色晴光三月三”一句,直接点明了时节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春日之中。
“燕觜啄泥方汲汲,杏梢攲水正酣酣。”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忙碌筑巢和杏花在春水中倒映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和谐。燕子的“汲汲”和杏花的“酣酣”,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的状态,也寓意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樽庖冷落俱能耐,刀笔萦仍岂自甘。”这两句转而描写人的活动,通过“樽庖”的冷清与“刀笔”的忙碌,反映了不同人物在春天的不同状态。这里既有对生活冷清的无奈,也有对工作忙碌的不甘,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最后,“珠阁帘堂应好在,待教门外系归骖。”诗人想象中的东湖美景依然如故,期待着有人归来共赏这美好的春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峨峨天上三珠宫,琳庭贝阙交玲珑,扶桑若木生西东。
朱光反射银汉侧,青雀翻飞明月中。
椷书咫尺报蓬莱,王母西从瑶水来。
戴胜之冠切云笄,珣玗双佩秋兰裁。
青娥三千不可以约略,后先婀娜纷趋陪。
烟軿电毂一时集,手翳琼枝胡至哉。
斯时琪花散空碧,绿幢卒葆忽生色,枣熟如瓜宴瑶席。
吸沆瀣兮食紫虹,左流霞兮右金液。
双成指顾三千娥,迭歌侑酌觞不息。
须臾又转绛节朝,天津两旗河鼓遥。
湘妃和神起阳瑟,秦女按节来吹箫。
鸾匏鹤笛合九奏,电裳舞袖回风飘。
南岳夫人笑相邀,麻姑赴会不待招,武夷曾孙歌且谣。
罗浮仙峰四百三十二,青玉为坛铁为桥,王母来往常逍遥。
飞云我忆蓬莱阁,儿时迎拜骖黄鹤。
玉箱欲纪王母年,金门且问东方朔。
《王母歌寿黎母太夫人》【明·欧大任】峨峨天上三珠宫,琳庭贝阙交玲珑,扶桑若木生西东。朱光反射银汉侧,青雀翻飞明月中。椷书咫尺报蓬莱,王母西从瑶水来。戴胜之冠切云笄,珣玗双佩秋兰裁。青娥三千不可以约略,后先婀娜纷趋陪。烟軿电毂一时集,手翳琼枝胡至哉。斯时琪花散空碧,绿幢卒葆忽生色,枣熟如瓜宴瑶席。吸沆瀣兮食紫虹,左流霞兮右金液。双成指顾三千娥,迭歌侑酌觞不息。须臾又转绛节朝,天津两旗河鼓遥。湘妃和神起阳瑟,秦女按节来吹箫。鸾匏鹤笛合九奏,电裳舞袖回风飘。南岳夫人笑相邀,麻姑赴会不待招,武夷曾孙歌且谣。罗浮仙峰四百三十二,青玉为坛铁为桥,王母来往常逍遥。飞云我忆蓬莱阁,儿时迎拜骖黄鹤。玉箱欲纪王母年,金门且问东方朔。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WIVn.html
暧暧天字豁,凉夜皎如练。
镜彩未盈规,清辉远弥见。
先临太液池,却丽昭阳殿。
须臾出渐高,历历指燕甸。
零露浥金茎,严更促银箭。
登楼枉嘉宾,鸣佩总时彦。
列坐引浊醪,行厨愧丰膳。
游豫靡沉酣,谈笑事笔砚。
盍簪既非偶,明德夙所眷。
共舒南渚情,宁羡西园宴。
抚景豫持满,称诗戒侧弁。
鄙劣谢久要,期尔回光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