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斋调雁柱,沧海听龙吟。
弦指风雷聚,波涛栋宇深。
扬鬐声裂石,坐客昼惊心。
渐觉音和缓,春膏沛远林。
空斋调雁柱,沧海听龙吟。
弦指风雷聚,波涛栋宇深。
扬鬐声裂石,坐客昼惊心。
渐觉音和缓,春膏沛远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听琴场景,将听者置于一个充满想象与情感的世界中。首句“空斋调雁柱”描绘了在空荡的书房内,调弦者正细致地调整着琴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接着,“沧海听龙吟”一句,巧妙地将听琴的体验与大海的壮阔景象联系起来,仿佛那悠扬的琴声能引发深海中龙的共鸣,展现出音乐的震撼力与深远意境。
“弦指风雷聚,波涛栋宇深”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力量,琴弦的振动仿佛汇聚了天地间的风雷之力,而那激昂的旋律如同深海中的波涛,冲击着屋宇的每一处角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磅礴气势。接下来,“扬鬐声裂石,坐客昼惊心”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音乐的强烈效果,它仿佛能撕裂岩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体现了音乐对人心灵的强烈触动。
最后,“渐觉音和缓,春膏沛远林”转而描绘了音乐从激昂到平和的变化过程,如同春雨滋润着远方的树林,给人以温暖与希望的感觉。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如何跨越时空,触动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山无媒亦无梯,萧条白昼关荆扉。
凌晨端坐漱玉池,阑干苜蓿先生饥。
惠然寄我黄庭词,湛然一笑几脱颐。
一鹤南翔一不飞,十年一梦今觉非。
故山旧隐苍松欹,而今老尽虬龙枝。
曾学四老餐紫芝,从讥怀宝而邦迷。
尘缘一扫无孑遗,隔縠观月犹依稀。
汪洋法海无边涯,萤光讵可窥晨晞。
莲花自是生污泥,污泥不染清凉肌。
彩云易散碎琉璃,人间四相夭五衰。
有为无为俱有为,寿穷尘劫元非迟。
湛然醉摇芭蕉卮,蔷薇深蘸书淋漓。
白眼一望须弥低,黄山先生耽书痴。
退藏不露龙麟姿,对人不耻弊缊衣。
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黄菊香离披。
门前山色寒参差,不以下体遗葑菲。
新诗远寄盘龙螭,胸中满贮夷齐薇。
忘机临水狎鸥鹥,燕居申申不愆仪。
含光隐秀如文犀,乘闲纶钓垂清漪。
躬耕禾黍方离离,须信君子能自卑。
予知先生之独悲,深忧海内生民疲。
生民扰攘如棼丝,笑予素餐徒位尸。
先生识鉴如元龟,旁通发而为声诗。
照我穹庐生光辉,穷通进退元有时。
至人终不贪危机,他时天子求埙篪。
欲行周礼修周基,先生好应千年期。
沙堤行人羡轻肥,凤凰到底凤池栖。
太平钧石须君持,苍生未济无言归。
《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元·耶律楚材】黄山无媒亦无梯,萧条白昼关荆扉。凌晨端坐漱玉池,阑干苜蓿先生饥。惠然寄我黄庭词,湛然一笑几脱颐。一鹤南翔一不飞,十年一梦今觉非。故山旧隐苍松欹,而今老尽虬龙枝。曾学四老餐紫芝,从讥怀宝而邦迷。尘缘一扫无孑遗,隔縠观月犹依稀。汪洋法海无边涯,萤光讵可窥晨晞。莲花自是生污泥,污泥不染清凉肌。彩云易散碎琉璃,人间四相夭五衰。有为无为俱有为,寿穷尘劫元非迟。湛然醉摇芭蕉卮,蔷薇深蘸书淋漓。白眼一望须弥低,黄山先生耽书痴。退藏不露龙麟姿,对人不耻弊缊衣。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黄菊香离披。门前山色寒参差,不以下体遗葑菲。新诗远寄盘龙螭,胸中满贮夷齐薇。忘机临水狎鸥鹥,燕居申申不愆仪。含光隐秀如文犀,乘闲纶钓垂清漪。躬耕禾黍方离离,须信君子能自卑。予知先生之独悲,深忧海内生民疲。生民扰攘如棼丝,笑予素餐徒位尸。先生识鉴如元龟,旁通发而为声诗。照我穹庐生光辉,穷通进退元有时。至人终不贪危机,他时天子求埙篪。欲行周礼修周基,先生好应千年期。沙堤行人羡轻肥,凤凰到底凤池栖。太平钧石须君持,苍生未济无言归。
https://shici.929r.com/shici/syDEaN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