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题上封》
《次韵题上封》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柱唯连紫盖峰,路危不与众峰通。

瓢沽狭径疑相值,芋火何人想此风。

借榻醉魂窥冻蚁,凭栏诗眼送飞鸿。

空嗟千偈出山去,半摺遗编看未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上封山的独到感受与深沉思考。首联“天柱唯连紫盖峰,路危不与众峰通”以夸张的手法,将上封山比作天柱,与紫盖峰相连,山路险峻,与寻常山峰不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瓢沽狭径疑相值,芋火何人想此风”两句,通过想象在狭窄山径中偶遇瓢饮,以及在寒冷中以芋火取暖的情景,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理解。

“借榻醉魂窥冻蚁,凭栏诗眼送飞鸿”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借榻而眠,醉后仿佛能窥见寒夜中的蚂蚁活动,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而“诗眼送飞鸿”,则是诗人以诗人的视角,凝视着天空中的飞鸿,寓意深远,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自由的渴望。

尾联“空嗟千偈出山去,半摺遗编看未终”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或智者的敬仰与怀念。千偈,即千言万语,象征着高僧的智慧与教诲;“出山去”则暗示了高僧的离去或隐退,留下的是未尽的智慧与教诲。诗人对此深感遗憾,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智慧与精神追求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溪树

秋云轻似叶,秋叶复如何。

日日溪头坐,飘红几许多。

(0)

怀归和送芝道人

有士不可名,强字曰长度。

戴发依空门,绾绶仍儒步。

一苇泛重溟,四年海上住。

琼南非我乡,海北将问渡。

水云道者装,瓢衲僧行具。

问我归时因,即是来时路。

(0)

题熙东侄园馆

市居厌烦嚣,山栖讶岑寂。

惟此半亩园,可以恣吾适。

远可揽溪山,近不越篱壁。

周垣缀牡蛎,甃坛斲方石。

庭庑不必宽,胡床只数尺。

中间列图书,兼以置琴奕。

盆鱼畜数头,时花随意植。充圈有鸡豚,良酝储庖■。

佳朋过即留,客散掩关息。

从容理编帙,兴至弄笔墨。

何必问舍田,谋道即谋食。

我有一小园,亦有耽书癖。

其奈尊常空,宾至无颜色。

尔今食稍饶,可以延嘉客。

拥书对良朋,此乐有何极。

(0)

和平子寄宿中林

只在此林庐,同欢不同宿。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

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

(0)

和仲儿见梦诗五首·其一

向来曾梦杀江干,谁信联翩凤羽残。

万里烟云觇岁月,一年人物改衣冠。

珠还合浦渊争媚,剑化延津斗亦寒。

胜具未论遗恨在,叹予白首泪难乾。

(0)

庚申孟冬韩孟郁年兄游罗浮归携诸词客过访留宿紫烟楼赋

满袖烟霞称壮游,飞来仙舄自罗浮。

雄谈客诧陈惊座,丽句人传赵倚楼。

语罢虚檐低北斗,梦回高榻在南州。

十年离索逢今夕,远胜山阴半夜舟。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