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事幽讨,发兴不能休。
此身幸未老,焉能营菟裘。
西山发秀色,南涧渟清流。
山水无尽藏,似足供我谋。
天然有奇妙,不待人力修。
光景逐昏旦,节物因春秋。
吏事非吾乐,世态非吾忧。
耕凿图饮食,蚕缲作衾裯。
更愿长丰登,庶几足所求。
秋来事幽讨,发兴不能休。
此身幸未老,焉能营菟裘。
西山发秀色,南涧渟清流。
山水无尽藏,似足供我谋。
天然有奇妙,不待人力修。
光景逐昏旦,节物因春秋。
吏事非吾乐,世态非吾忧。
耕凿图饮食,蚕缲作衾裯。
更愿长丰登,庶几足所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的《秋怀(其十一)》,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秋来事幽讨,发兴不能休”点明了诗人在秋天时节,对幽静之事的探索与兴趣无法停止,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此身幸未老,焉能营菟裘”两句,诗人庆幸自己尚未老去,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担心年华易逝,未能在年轻时享受生活。
接下来的四句“西山发秀色,南涧渟清流。山水无尽藏,似足供我谋”,描绘了一幅西山秀丽、南涧清澈的画面,山水之间蕴含着无穷的自然之美,仿佛足以满足诗人的所有追求。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天然有奇妙,不待人力修”一句,强调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无需人为修饰,自然本身就是最美的艺术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态度。
“光景逐昏旦,节物因春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随时间变化的美丽景象,日月交替,四季更迭,每一刻都有不同的风景和韵味。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每个阶段独特价值的认同。
“吏事非吾乐,世态非吾忧”表明诗人对官场事务并无兴趣,对世俗的纷扰也不予关心,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耕凿图饮食,蚕缲作衾裯”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养蚕织布以制作衣物,过着自给自足、简单质朴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更愿长丰登,庶几足所求”表达了诗人希望年年丰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实际需求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的佳作。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
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
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
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
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