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麓何山隐,青丘太岳东。
藏书侔宛委,问道即崆峒。
鸾鹤烟云驾,乌蟾日月笼。
相求天路迥,惟许谷神通。
中麓何山隐,青丘太岳东。
藏书侔宛委,问道即崆峒。
鸾鹤烟云驾,乌蟾日月笼。
相求天路迥,惟许谷神通。
这首明代杨慎的《寄中麓李伯华》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居景象。首句"中麓何山隐"以疑问的方式引出,暗示了李伯华所居之地的隐逸与深藏不露。"青丘太岳东"进一步点明其地理位置,将他置于崇山峻岭之中,与青丘和太岳这样的名山相连。
"藏书侔宛委,问道即崆峒"两句赞美李伯华的学识渊博,藏书丰富,如同古代神话中的宛委山(藏书之山)和崆峒山(道教圣地),寓意他不仅学问广博,且追求道义高深。
"鸾鹤烟云驾,乌蟾日月笼"运用了仙家意象,形容李伯华的生活环境清幽,仿佛有仙鹤祥云相伴,乌蟾(月宫神兽)守护着日月,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相求天路迥,惟许谷神通"表达了诗人对李伯华的仰慕和寻求交流的愿望,尽管路途遥远,但诗人愿意通过精神上的沟通,与他在心灵的山谷中进行智慧的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隐逸为背景,赞美了李伯华的学识与品格,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精神层面的契合。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
相招直城外,远远上春台。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深竹与清泉,家家桃李鲜。
折芳行载酒,胜赏随君有。
愁疾自无悰,临风一搔首。
故人随化往,倏忽今六霜。
及我就拘限,清风留此堂。
松竹逾映蔚,芝兰自销亡。
绝弦罢流水,闻笛同山阳。
颎如冰玉姿,粲若鸾凤章。
欲翥摧劲翮,先秋落贞芳。
正平赋鹦鹉,文考颂灵光。
二子古不吊,夫君今何伤。
黄墟既杳杳,玄化亦茫茫。
岂必限宿草,含悽洒衣裳。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
岁俭山田薄,秋深晨服寒。
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
会被公车荐,知君久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