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全文
宋 / 吴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偶携筇杖辞青嶂,便赐兰牙染紫衣。

城阙暂随明月至,江湖还共白云归。

楼中夕照山川秀,盘里春蔬笋蕨肥。

我为浮名閒未得,他时莲社愿相依。

(0)
注释
筇杖:竹杖。
辞:离开。
青嶂:青翠的山峰。
赐:恩赐。
兰牙:指代紫色官服。
城阙:城市宫殿。
明月:明亮的月亮。
江湖:泛指广阔的民间或自由生活。
白云归:与白云相伴而归。
楼中:楼台中。
夕照:傍晚的阳光。
山川秀:山水秀丽。
春蔬笋蕨:春季的蔬菜和野菜如笋和蕨。
浮名:虚名,名誉。
閒未得:尚未有闲暇。
莲社:佛教社团,这里比喻志同道合的人群。
愿相依:希望相互依靠,共同生活。
翻译
我偶尔带着竹杖离开青翠的山峰,皇帝恩赐我紫色官服以示荣宠。
在月光下暂时漫步于城阙,将来还要与白云一同回归江湖。
楼台夕阳映照下的山水显得格外秀丽,餐盘中的春笋蕨菜鲜美丰富。
我为了虚名忙碌尚未得闲,期待将来能加入莲社,与你们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淑的作品,名为《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精神寄托与向往的深刻表达。

首句“偶携筇杖辞青嶂,便赐兰牙染紫衣。”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将僧人的出行装扮化作一幅生动画面。筇杖即竹制的拐杖,是僧人出行时常带的法器;“青嶂”指的是山峰,诗人以此形容僧人离别之地;“兰牙”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装饰物,用来比喻僧人的清净与高洁;“染紫衣”则暗示了一种尊贵和神圣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城阙暂随明月至,江湖还共白云归。”描绘了僧人行脚于山水之间,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情景。诗中通过月亮与白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楼中夕照山川秀”这一句则转向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盘里春蔬笋蕨肥”这句接着描写了生活中的细节,通过食物形象传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喜悦。

最后两句“我为浮名閒未得,他时莲社愿相依。”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誉、地位等世俗追求并不在意,而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这里的“莲社”可能指的是僧侣之社或者某种清净之地,诗人通过这种愿望,表现出对心灵净化与提升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吴淑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道中

青石悬萝花羃幕,绿田分涧水泠泠。

人家深住黄猿坞,渔网高张白鹭汀。

(0)

秋日钱塘杂兴·其二

处士梅花千树尽,苏公杨柳一株无。

向来画舫今何处,落日西风野水湖。

(0)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四

刹幢高出众峰巅,禅者家风静处便。

世上尘埃千市合,谷中花木四时鲜。

幽深共仰慈光溥,愚懦咸资化力全。

为报学流心是佛,著鞭当在祖生先。

(0)

春日书情·其三

诗瘦非关病折磨,野棠花落奈愁何。

沅陵江水深如海,不似徐卿别思多。

(0)

甘棠谣

甘棠堤上水平溪,野人掘河新筑堤。

春风杏花三十里,长城道边闻马嘶。

使君考绩朝天去,沙堤惟见棠梨树。

儿童骑竹待公还,父老攀辕愿公住。

公今到京勿久留,骢马重来堤上头。

盐官户口三十万,寒则思衣饥则饭。

我今试作甘棠歌,父兮母兮可奈何。

(0)

君道篇

君道天广大,王言出如纶。

雨露及草木,万物皆阳春。

九重坐南面,四海奉一人。

禹稷犹已溺,唐虞视同仁。

华盖当中天,列星环北辰。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