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白更长,白花白更香。
春风一相见,岁月久难忘。
君耕石田熟,余亦起群羊。
白发白更长,白花白更香。
春风一相见,岁月久难忘。
君耕石田熟,余亦起群羊。
这首诗《杂诗》由明代诗人华善述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哲理。
首句“白发白更长”,以“白”字反复出现,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白发如同岁月的痕迹,越长越显眼,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
“白花白更香”则在对比中展现了生命的另一面——即使在衰败中,生命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象征着即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能绽放出最后的美丽与价值。
“春风一相见,岁月久难忘”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春风与人生的相遇相联系,春风不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也让人铭记那些珍贵的瞬间,提醒人们珍惜每一次相遇,因为它们可能会成为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君耕石田熟,余亦起群羊”则是对生活的具体描绘,耕种石田虽艰难,但终会收获,而诗人自己则以放牧为乐,体现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这两句也寓意着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稀年古来少,何况又逾三。
双瞳炯炯凝碧,白发更盈簪。
刚把残冬留住,先借新春四日,拚醉倚晴酣。
荣悴付定命,艰险任经谙。舞斑衣,沽腊酝,典春衫。
觥筹兄弟交错,同是鬓鬖鬖。
自喜衣冠奕世,未堕诗书如线,此外更何惭。
笑问梅花信,春已到枝南。
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