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耆旧半凋零,方期鲁殿岿然,典型常奉,骑箕惊遽返,问此后安危何恃,文献何征,惆怅对西风,环顾公私齐洒泪;
孔李通家敦夙好,讵料程门宛在,向往徒殷,遗范最难忘,忆当前冷署欢追,华堂欢宴,昂藏犹北道,眷怀今昔总伤心。
湖湘耆旧半凋零,方期鲁殿岿然,典型常奉,骑箕惊遽返,问此后安危何恃,文献何征,惆怅对西风,环顾公私齐洒泪;
孔李通家敦夙好,讵料程门宛在,向往徒殷,遗范最难忘,忆当前冷署欢追,华堂欢宴,昂藏犹北道,眷怀今昔总伤心。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郭嵩焘之逝。上联开篇即点出郭氏在湖湘地区的影响与地位,昔日耆旧多已凋零,而郭氏却如鲁殿一般屹立不倒,象征其精神永存。然而,正当人们期待郭氏继续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时,他却突然离世,令人震惊哀伤。联中以“骑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郭氏的逝世,同时提出疑问:在郭氏之后,国家社会将如何维系安危,何处寻觅文献之征?面对秋风,作者与众人无不感伤落泪。
下联则回忆与郭氏的深厚交情,原本以为郭氏如同程门立雪般,始终坚守学问之道,未曾料到竟会猝然辞世。联中提到与郭氏交往的欢乐时光,如在冷署中的欢聚,在华堂上的盛宴,这些美好记忆如今只能成为心中永远的遗憾。最后,作者感慨于郭氏生前的风采与德行,以及与之共度的岁月,表达出深切的怀念与哀痛。整联通过对比与反差,深刻表达了对郭嵩焘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其人格魅力和贡献的深深敬仰。
与子同出都,十六年于兹。
子今复入都,良甚喜以悲。
两兄虽未老,皆异年少时。
事业那可说,所忧寒与饥。
我如风中船,奔涛猛相持。
不怨漂流苦,但恨常乖离。
何时得停泊,甘心趋路岐。
向来盛负气,不自谓我非。
进士弃不求,从人诟狂痴。
念子行入世,科第政所期。
闽士多褊狭,此语古已讥。
器闳乃受大,要须力戒之。
何物益神智,读书乌可迟。
吾今之所行,世人讵见知。
似傲非慢侮,似倦非摧颓。
寸心虹贯月,子胡愁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