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宿卫向周庐,频贡文章白玉除。
才换月卿归少列,又来天禄校中书。
东吴世胄王孙贵,北第门阑太仆居。
春草题诗欺谢客,上林奏赋慕相如。
石渠讲论应重席,翠辇巡游且奉车。
禁籞风光暮春月,彯缨看是缀严徐。
几年宿卫向周庐,频贡文章白玉除。
才换月卿归少列,又来天禄校中书。
东吴世胄王孙贵,北第门阑太仆居。
春草题诗欺谢客,上林奏赋慕相如。
石渠讲论应重席,翠辇巡游且奉车。
禁籞风光暮春月,彯缨看是缀严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生活和工作情景,充满了对书籍、文学和翰林院生活的赞美之辞。诗中通过“宿卫向周庐”、“频贡文章白玉除”等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仕途生涯的自豪与骄傲,以及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和贡献。在“才换月卿归少列, 又来天禄校中书”这两句中,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勤奋与对学问的渴望。通过“东吴世胄王孙贵, 北第门阑太仆居”,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身处显赫门第和高官地位的自豪。
在“春草题诗欺谢客,上林奏赋慕相如”一段中,诗人通过提及自己在春天写诗、向客人展示作品,以及模仿古代著名文学家相如的情景,展现了其文学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而“石渠讲论应重席,翠辇巡游且奉车”则透露出作者参与重要学术讨论以及乘坐豪华车马出行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对于荣耀与文化身份的描绘。
最后,“禁籞风光暮春月,彯缨看是缀严徐”,则是在细腻地捕捉晚春时节之美,以及对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学术地位,还反映出了一种高级官员在仕途上的自信与满足。
高士昔遗世,筑室苍崖阴。
朝真石坛峻,炼药古井深。
结交五柳翁,屡赏无弦琴。
相携白莲渚,一笑倾夙心。
晚岁更市朝,故山锁云岑。
柴车竟不返,鸾鹤空遗音。
我来千载馀,旧事不可寻。
四顾但绝壁,苦竹寒萧椮。
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
朝隮青冥外,暮陟浮云端。
晴岚染襟裾,水石清肺肝。
俯仰未云已,岁月如飞翰。
中年尘雾牵,引脰空长叹。
旷岁一登历,心期殊未阑。
矧此亲友集,笑谈有馀欢。
结架迫弯埼,徙倚临奔湍。
共惜前古秘,今为后来观。
落景丽云木,回风馥秋兰。
林昏景益佳,怅然抚归鞍。
谅哉故山好,莫遣兹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