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睡苦未安,长睡不即来。
颠倒怖喜间,寸隙肠九回。
中峰富蕴蓄,呼吸殷风雷。
终然落无闷,天外雄崔嵬。
短睡苦未安,长睡不即来。
颠倒怖喜间,寸隙肠九回。
中峰富蕴蓄,呼吸殷风雷。
终然落无闷,天外雄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首句“短睡苦未安,长睡不即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渴望宁静的矛盾情绪,仿佛在短暂的睡眠中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平静,而长久的休息又迟迟不来,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焦虑跃然纸上。
接着,“颠倒怖喜间,寸隙肠九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波动,无论是恐惧还是喜悦,都让诗人的心绪翻腾不已,如同细小的缝隙中却蕴含着九曲回肠的情感波澜。
“中峰富蕴蓄,呼吸殷风雷”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写,将山中的中峰比作蕴含丰富情感的源泉,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感受到风雷的激荡,暗示着自然界的壮丽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共鸣。
最后,“终然落无闷,天外雄崔嵬”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壮丽景色的向往,似乎在说,最终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那是一种超越尘世、高耸入云的壮美景象,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寻求平静的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心灵解放的境界,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邃的情感。
陶公千载人,高标跨馀子。
岂无济时念,敛荫独知止。
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
九日天气佳,东篱撷芳蕊。
举头见南山,佳处政在此。
地偏心则远,意得道岂否。
张侯谢银鱼,筑室娱燕几。
小亭才寻丈,景物自新美。
颇闻双瞳清,亦复强步履。
不妨数登临,倚杖看云起。
高咏悠然篇,飞鸿送千里。
左弧念当辰,藐此卧岁晚。
重云不予荫,敢望滋九畹。
南邻有良朋,敏质快瓴建。
进道方骎骎,吐辞看衮衮。
妙语极吹嘘,至理属关键。
嗟予澹泊好,学植自穮蓘。
岂能益涓埃,感子意缱绻。
昭然隐微中,当念仁岂远。
起知妙乾体,实理践坤简。
大易乃在我,亘古当一本。
期君得真传,永以息邪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