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馀春麦未登场,更说佣人价倍翔。
数十年来幸一遇,敢云谷贱廑农伤。
尚馀春麦未登场,更说佣人价倍翔。
数十年来幸一遇,敢云谷贱廑农伤。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对于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思考。通过“春麦未登场”和“佣人价倍翔”的描述,展现了春季农事繁忙但尚未收获的景象,以及劳动力成本因需求增加而上涨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常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数十年来幸一遇”,表达了对这种经济状况难得一见的感慨,可能意味着在以往的年份里,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因此显得尤为突出。最后,“敢云谷贱廑农伤”,则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利益的关切,即使粮食价格低廉,也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失,强调了维护农民生计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研究清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先生亭非伯夷筑,亭柱亦用秋山竹。
但令家有满架书,何虑妻儿少饘粥。
朝来相对亭上宾,洙泗尺度羲皇人。
先生已死名不泯,常与此亭作标准。
后来邻触阏伯怒,仆夫预起池鱼虑。
拆亭拆亭先拆柱,有孙抱柱出烟去。
三十年馀复改观,有孙如此不待赞。
似鲁灵光偶不全,令人见此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