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听轩为常州谢同知题》
《蝉听轩为常州谢同知题》全文
明 / 丘浚   形式: 古风

世间何物声最清,秋高嘒嘒寒蝉鸣。

常州别驾日无事,公馀徙倚轩前听。

物声妙与人心合,声入心通无限乐。

鼓吹何须两部蛙,凄清绝似三更鹤。

初闻一声如拨弦,含商转羽如有言。

一声未已一声续,千声万声断复连。

夕阳欲下雨初霁,树影不摇风细细。

奏出千腔雅乐声,带得九秋玄露气。

有如伯牙鼓瑶琴,钟期听音知其心。

又如南郭闻天籁,至理在心不在音。

天机气到自然应,隐几坐忘真听莹。

承蜩手与此耳同,用志不分神乃定。

忽然飞去君不知,目中彷佛常垂緌。

声残响绝寂无有,但见委蜕黏高枝。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蝉听轩为常州谢同知题》。诗中描绘了秋日里寒蝉的鸣叫声,以及一位官员在闲暇之余倾听蝉鸣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心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声音与情感的共鸣。

诗的开篇即点明主题:“世间何物声最清,秋高嘒嘒寒蝉鸣。”以“最清”二字形容蝉鸣,既突出了蝉声的纯净与高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之音的深深喜爱。接下来,“常州别驾日无事,公馀徙倚轩前听”,描述了这位官员在公务之余,静静地坐在窗前聆听蝉鸣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声音与心灵的联系:“物声妙与人心合,声入心通无限乐。”这里的“妙”字不仅指蝉鸣的美妙,更是强调了自然之声与人类内心世界的和谐共振,引发无尽的愉悦与感悟。接着,诗人以“鼓吹何须两部蛙,凄清绝似三更鹤”为喻,将蝉鸣与自然界其他声音进行对比,突出蝉鸣的独特与高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初闻一声如拨弦,含商转羽如有言”,生动地描绘了蝉鸣的音乐性,仿佛是大自然的乐器在演奏。通过“夕阳欲下雨初霁,树影不摇风细细”这一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最后,诗人将蝉鸣与古代的音乐大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通过“又如南郭闻天籁,至理在心不在音”这一转折,强调了心灵的感知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声音与心灵、艺术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

作者介绍

丘浚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句·其四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通泉白遍村。

(0)

题騕袅图

双瞳夹镜权协月,尾鬣萧森泽于发。

鞍衔不施缰复脱,旁无驭者气腾越。

地如砥平丘陇灭,天寒日暮抱饥渴。

骧首号鸣思一发,超轶绝尘入恍忽。

东门金铸久销歇,曹霸丹青亦云没。

赖有龙眠戏挥笔,眼前时见千里骨。

玉台阊阖相因依,嗟尔龙媒空自奇。

鸾旗日行三十里,焉用逐风追电为。

(0)

题杨康功醉道士石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0)

寄题赵侯澄碧轩

风流公子四难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润及玉阶春涨雨,光浮藻井夜涵星。

捲帘几砚成图画,倚槛须鬟入镜屏。

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

(0)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0)

陈承事挽词

明时就养寄淮壖,忽叹艅艎以柩旋。

八尺衣冠成绘事,百年风谊列幽镌。

铭旌暮暗黄梅雨,乡路秋横碧玉天。

遥想葬期豪杰会,高车连轸驻新阡。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