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黄冠的醉道士形象,他独自饮酒,沉醉其中,仿佛与世隔绝。他的醉态被风吹拂的楚山和藤蔓所包围,石上苔藓封口,显得孤独而坚韧。尽管身处荒野,但他的精神如同白鹤般自由飞翔,追求不朽。诗人感叹,这样的贤者之态,不应仅限于道士,连普通百姓也应有所领悟。
杨康功这位香桉吏,见到醉道士后成了忘年交,每当傍晚处理完公务,都会对着石头畅饮,似乎在寻求某种启示。诗人借此事引发思考,人生如梦,真理难寻,或许如启母望夫般期待,又如张良与陈平的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期待。诗人质疑,这样的醉道士是否能从醉中醒来,看到更深层次的智慧。最后,诗人表达了期望与主人一同笑谈的意愿,超越世俗,直面苍穹。整首诗以醉道士为媒介,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超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