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来窥溪上园,少微今在紫薇垣。
閒开三径花千树,共擘双柑酒一尊。
耽诗老我真成癖,善谑多君莫厌繁。
为语主人常下榻,不须凡鸟更题门。
有客来窥溪上园,少微今在紫薇垣。
閒开三径花千树,共擘双柑酒一尊。
耽诗老我真成癖,善谑多君莫厌繁。
为语主人常下榻,不须凡鸟更题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于小园中品酒赏花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友情和雅趣。首联“有客来窥溪上园,少微今在紫薇垣”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友人的来访,将友人比作天上的星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也暗示了友人对诗人生活的影响。颔联“閒开三径花千树,共擘双柑酒一尊”描绘了园中花开千树,友人共饮美酒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美好。颈联“耽诗老我真成癖,善谑多君莫厌繁”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友人幽默风趣的欣赏。尾联“为语主人常下榻,不须凡鸟更题门”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友人能常来家中做客,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高尚情操。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人间共赏中秋月,酒社诗家意味长。
天上必应霜露早,桂丛凋尽饱青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