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庐隐东山,气象严竹柏。
入门佛画好,晓日明金碧。
向来岩名寺,初不觇遗迹。
隐庵中梁秀,邂逅论夙昔。
行前亟指似,云磴飞双舄。
始知翠微中,洞穴刊青壁。
莓苔暗龙象,缺甃贮灵液。
开山记乾元,断碣馀□□。
经营想耆旧,兴废今几易。
平生泉石心,逮此欣有□。
惜哉荆棘地,尚阻游人屐。
畴能发其秘,澄观今藉□。
精庐隐东山,气象严竹柏。
入门佛画好,晓日明金碧。
向来岩名寺,初不觇遗迹。
隐庵中梁秀,邂逅论夙昔。
行前亟指似,云磴飞双舄。
始知翠微中,洞穴刊青壁。
莓苔暗龙象,缺甃贮灵液。
开山记乾元,断碣馀□□。
经营想耆旧,兴废今几易。
平生泉石心,逮此欣有□。
惜哉荆棘地,尚阻游人屐。
畴能发其秘,澄观今藉□。
这首宋诗《东岩寺》是雍大椿所作,描绘了一座隐匿于东山之中的寺庙景象。诗人首先赞美了寺庙的清幽环境,竹柏森严,佛像壁画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惊叹于寺庙虽久远,却仍有遗迹可见,如隐庵中的梁柱和昔日的交谈。诗人沿着山路攀登,发现翠微深处有洞穴刻于青壁,苔藓覆盖的龙象形象和残破的井壁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寺庙的历史可追溯至乾元年间,但碑文已残缺,显示出兴衰更替。诗人感慨自己平生热爱山水,能在此处游览感到欣喜,然而眼前仍为荆棘之地,阻碍了游人的脚步。最后,诗人期待有人能揭示这里的秘密,让后人得以一窥这静谧的胜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岩寺的风貌,表达了对古迹的敬仰与怀旧之情。
阿母非职方,乌显螽斯德。
职方微阿母,呱呱谁卵翼。
长鼋无仰饲,何以生九肋。
彼鲸波翻翻,天角一水国。
夜仰观天文,帝座御北极。
而能班执圭,扶摇信鹏力。
帝恩浩如春,所不限异域。
里门忽传呼,有使来自北。
手持云锦章,白日绚五色。
遂令七十妪,县君带实食。
里儿竞弃母,妇或休蚕织。
犹惊有鹊虎,奔走欲一识。
吾何亲见闻,请以意逆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