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
我闼本洞然,香风来虚徐。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疏疏。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馀。
或睨立倚窗,或饮于清渠。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
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
我闼本洞然,香风来虚徐。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疏疏。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馀。
或睨立倚窗,或饮于清渠。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幽静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心境宁静的追求。春天里的花开得像丽人一样美丽,骄傲地展现着它们的色彩;秋天时节,则如同高洁的士人,一味地享受着平淡中的甘甜与恬适。
诗人自比为隐逸之人,生活在一个本就清幽的环境中,细腻地感受着从远处飘来的香风。兰花的露珠被轻轻托起,而桂树下的月光如同满裙般覆盖。门前的柳树柔和而湿润,林中的竹子稀疏却又清新。
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以及那份远离尘世的淡泊名利之意。庭院中有两只好鹤,它们似乎知道岁月的流逝,或是它们静立窗前,或是在清澈的溪水中饮水。
诗人时常担忧自己会被世俗的尘埃所染污,回想起初心和本性。最后,诗人以沧江之人自况,他们又怎能不像那些鹤一样追求超脱凡尘呢?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试图在月光中寻找那失落的美好,或是远眺花园外的车马喧哗。八方云雾茫茫,尚未有返回山庄之意。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也透露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和逃避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是一篇充满哲理且意境深远的山水田园诗。